浙江:乡村民宿发展的“顾渚模式”

   2019-05-30

本端融媒体记者  徐继宏



经过统一规划、整治一新的顾渚村。图片由水口乡景区综合办提供


“我从小生长在农村,大学毕业分配到县城工作,但我念念不忘的还是妈妈土灶烧的红烧肉、饭菜和炖鸡汤……”5月17日下午,在浙江省长兴县水口乡顾渚村的尧韵山庄,民宿主人宋美芳一边忙着接待前来登记住宿的客人,一边与记者交流着开民宿的体会和收获。


“近年来,水口乡顾渚村把发展民宿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依托顾渚独特的区位优势、自然优势和人文优势,从‘农家乐’到‘乡村游,从‘在乡村度假到‘过乡村生活,探索了一条文农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长兴县文广旅体局副局长刘文献说。


挖掘人文底蕴,从“卖山林”到“卖风景”,村民“醒”了


顾渚村,位于浙江长兴水口乡,背靠顾渚山,面向南太湖。相传春秋吴越争霸,吴王阖闾之弟夫概至此,因“顾其渚而忘返”得名。过去,由于地处深山老区,当地百姓祖祖辈辈靠砍毛竹、卖茶叶为生,不仅生活贫困,而且生态赤字、环境透支。


1998年,上海73岁老中医吴瑞安一次偶然的长兴之旅,让他看中了顾渚村这块“风水宝地”。当年,他拿出30多万元,在顾渚村王塔自然村创办了第一家老年乐园。后来,又有了第一家“王塔庄”农家乐。随后,村里的农家乐如雨后春笋,快速发展。


水口乡景区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张宇华提供了一组数据:全村961户,现有农家乐客栈460家,18000张床位;70%的家庭、60%的村民都从事农家乐及相关产业;11个自然村中有5个自然村,每家每户都有农家乐客栈。


没有文化支撑的产业,一定是发展不长远的产业。用顾渚村原党总支书记祁煜良的话说,“卖山林”让村民吃到了环境的苦头,办农家乐让村民门尝到了赚钱的甜头。随着“两山”重要思想的践行,村民们愈发认识到,只有好风景才有好兆头。只有以守住生态为前提,才能更好地走富民强村路。


在祁煜良的带领下,从2005年开始,顾渚村提出了“生态立村”和“旅游兴村”的发展思路,以传统农家乐改造提升为切入点,全力推动农家乐由“卖土菜”向“卖环境”转变。如今,穿行于山区小道,使人饱尝到青山绿水的美景;步行于村舍之中,让人看到了村民的笑脸和生活的美好。


夯实产业根基,从“向山向水要资源”到“爱山护水保环境”,民宿火了


在许多有识之士看来,民宿业的发展壮大,最重要的还是要善于借助自然、人文环境的独特性和专属性,凸显地方文化特色,走多样化发展之路。


近几年,顾渚村所在的水口乡,先后投资2亿多元恢复建成顾渚大唐贡茶院;投入6000多万元完成水顾公路和顾渚旅游农贸市场、古茶山景区、景区道区硬化、顾渚旅游商品市场和生态停车场等改造;投资8500多万元开展污水纳管工程,河道水质全部达到Ⅲ类水以上标准;投资4500多万元开展一体化供水工程等;投资7000余万元用于农家乐改造升级和环境整治;完成绿色植物美化2.7万平方米……“土而不俗”“乡土化”“亲情化”的乡村元素融入全域旅游,顾渚村已经成为村景合一的开放式大景区和江浙沪周边人们休闲观光、度假养生的“乡村游天堂”。


目前,水口乡下辖顾渚、水口、金山三个行政村,共有特色民宿、农家客栈558家,旅游直接从业人员2200余人。今年1至4月,该乡接待游客116.76万人次、同比增长18.21%,实现旅游收入2.99亿元、同比增长9.29%。


变客流为财流,从“单一发展”到“多元融入”,农民富了


顾渚村民宿经济初具规模,庞大的客流量又催生了运输业的崛起。村民王爱强就是受益者之一。“2006年,我买了两辆客运大巴,买来以后几乎就没有休息日,后来又陆续增加,现在已经是第9辆了。”王爱强说,仅仅为农家乐服务跑运输,一天就能赚1000元左右。


目前,顾渚村共有4个车队在做旅客的服务保障生意。王爱强告诉记者,他自己负责143家农家乐游客的接送,村里最大的一个车队负责240多家民宿和农家乐的游客。即使这样,还是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最忙的一天加上上海旅游公司的车,总共调用了200多辆。


民宿产业带来了大量游客,也带旺了顾渚村原有的紫笋茶、蓝莓、猕猴桃等特色农业产业,村里的蔬菜、水果、畜禽类等农产品均实现就地销售。据不完全统计,村里一年光鸡蛋的销售量就达80万斤左右。村里效益好的土特产经营户,一年收入可达100多万元。


环境好了,景色美了,旅客来了,村民富了……通过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一家一户一民宿”的模式,不仅解决了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还吸引了不少外来劳动力就业,更重要的是吸引了原来外流资本、劳动力的回归和创业。


让农村更美好,让农民得实惠。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处调研员吴健芬看来,这才是民宿经济发展的重心所在。而地方特色文化则是民宿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民宿的最大卖点和亮点。顾渚村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紧扣“乡村”“乡土”“乡亲”做文章,引导农民维护好乡村生产气息和生活气息,让游客沉浸在“有血有肉的”“活着的乡村”环境中,值得学习和借鉴。


文旅中国客户端原创   责编: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