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四季 美丽中国 | 广州塔清新脱俗的造型,一面世便吸引了全世界的眼光

   2020-11-30

  广州塔位于广州城市新中轴线与珠江景观轴交汇处,与举办第十六届亚运会开闭幕式的海心沙岛和广州市21世纪CBD区珠江新城隔江相望,目前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旅游观光塔。广州塔建筑总高度600米,其中主塔体高450米,天线桅杆高150米,以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观光塔的地位,向世人展示腾飞广州、挑战自我、面向世界的视野和气魄。广州塔,因其独特设计造型,与珠江交相辉映,成为新中轴线上的亮丽景观。

   设计灵感

  纵观历史上的高塔建筑,人们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宏伟壮丽、棱角分明的观感上,除了乐此不疲地追逐建筑的高度,结构上始终是延续着“下宽上窄”的设计,这样一成不变的造型早已造成了大众的审美疲劳,人们一直在等待着新概念的脱蛹蜕变。

  广州塔清新脱俗的造型,一面世便吸引了全世界的眼光。与以往设计师对中国文化理解时固执地运用符号化传统元素不同,设计师马克·海默尔和芭芭拉·库伊特夫妇以更加亲和的状态去诠释了东方神韵。广州塔的原型是一个有着修长而苗条身躯、美到极致的女性,而这样独特的灵感却来源于人体髋骨。马克为塑造女性苗条的曲线和柔软的质感,把一些弹性橡皮绳绑在两个椭圆形的木盘之间,模拟三维立体造型。当旋转顶部椭圆至45度的时候,一个奇妙的麻花形状出现了,那个犹如扭腰回眸的窈窕淑女,便是广州塔的雏形。

   施工历程

  广州塔柔美的风格,完全契合了岭南水乡的文化气韵。她的独特不仅体现在创意上,还很好地结合了审美、材料、结构、人体工程学和使用功能。也正是融合了多种要素,才使得她在施工过程中困难重重。以至方案初成时,专家、学者纷纷感慨: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建筑。今天,站在广州塔前,在饱览这座城市新地标之美的同时,也不难想象出工程建设过程的艰苦卓绝。

  广州塔的“根”深扎在40米的地底,直径达3.8米的人工挖孔扩底灌注桩直达微风化岩;她苗条的“躯体”浇筑了高强度高性能的混凝土,直接泵送高程达450米,创下国内混泥土泵送最高的新记录;她柔韧的“筋骨”由5万吨厚钢板焊接而成,钢管立柱底部直径2.0米渐变到顶部的1.2米,安装精度达1/2000,误差不超过5毫米。

  亮丽的“外衣”采用高强度钢化夹胶玻璃制造,为营造动感的曲线美,椭圆形弧面上的每一块三角形玻璃尺寸无一相同……镂空、开放的钢结构,塔身自下而上逆时针扭转45度,使结构呈三维倾斜状态,每一个截面都在变化,一万多构件无一相同,使得施工测量、变形控制的难度极大。

  由于结构的高度和形体上的特殊性,钢结构施工的吊装、测量、焊接、变形控制等方面都存在很多的难题,钢结构的施工工艺技术则成了广州塔工程的最大特色和难点。

  广州塔的落成将世人的梦想变成了现实。破解所有难题的关键在于创新的科技和超前的思维。绿色环保概念的融入,让她有别于其他著名高塔,成为新型观光高塔的典范。毫不夸张的说,广州塔的落成改写了多项历史记录,是二十一世纪建筑史一个新的里程碑。

摩天轮

广州塔488米户外观景平台

白云星空观光大厅

广州塔105层卢特斯法国旋转餐厅

广州塔106层地中海自助旋转餐厅

海心沙2号餐厅

晖粤轩中餐厅

筷子荟餐厅

  (图片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提供)

  责编:贾亭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