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莲:旧门板上画出“时代故事”

   2020-12-10

初冬的一场雪,使得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东部山区原本静谧的松树林愈发生机勃勃:绿白相间,山峻树秀,雪地里,上千只山鸡穿梭于松林,咕咕叽叽,嬉闹追逐。一大早,李玉莲就来到树林中,观察雪后的松树林、山峦等,在她脑海中,一幅《雪后群鸡图》勾画出来,不过这幅画,不是画在宣纸上,而是画到了旧门板上。“在门板上作画,必须反复构思、精细构图,因为没有修改的空间,也不允许从头再来。”作品接近尾声,李玉莲如释重负。

李玉莲的娘家是淄川寨里镇葫芦台村,婆家是相邻的土湾村,她生在深山,长在深山,无论是在村委会工作,还是承包山林,李玉莲从未忘记自己心中的“美术梦”。

李玉莲创作门板画 闫盛霆

李玉莲自幼酷爱绘画,在读小学时,就经常用树枝、石块在地上画出一些生动的造型。高中毕业后,她进了寨里镇工艺美术厂,负责设计和创意,工作中,常令一些看似毫无用处的秸秆、羽毛、树叶等,经过加工变成一件件精美工艺品。

长期生活在山村的李玉莲,自然对乡间山水农舍、一草一木十分熟悉,富有感情。一次,她走在村中,无意间发现一户农家准备拿旧门板劈柴烧火。“如果能用旧门板作载体,利用上面独有的纹理、树轮、痕迹进行创作,能否独树一帜?”出于这一想法,李玉莲找到了旧门板的主人,将这块旧门板讨要过来,晚上回到家,将旧门板上的灰尘清洗干净,上面一条条自然纹理清晰显露出来。她反复琢磨、构思,起笔画出群鸡啄食、嬉戏的图样,又挥笔写上“吉祥”二字,一幅惟妙惟肖的门板画就这样诞生了。李玉莲将作品发到了朋友圈,很快就被山东聊城一位茶楼老板购买收藏。

“既然有人喜欢,就说明这是一件有价值、有意义的事儿。艺术能使旧门板延长生命,岂不也是一种传承?”李玉莲说做就做,其后,她开始到周边村子收购旧门板进行创作。

旧门板,特别是榆木板,有着纯天然木纹,不易变形,且与居住环境融合搭配,相得益彰。为此,李玉莲进行创作时,也多选一些寓意吉祥、和谐的图案,像鸡、鹤、荷、莲、松、梅等,既有传统传承,又有文化内涵。通常,一幅门板画要经过十几道工序处理,首先,要用高压水枪、刷子,将门板表面的浮尘、污垢等进行清理;其次,再用毛刷等工具深度清洁,用电动工具抛光;最后,勾图、修整、铺底色,反复上色直至色彩达到最佳效果后,落款、盖章,完成整部作品。

李玉莲和她的作品 闫盛霆

如今,李玉莲已创作了《吉祥图》《连年有鱼》《富贵吉祥》《世世如意》等许多作品。这些作品既保留了门板原样,又很好地发挥丙烯颜料特质,色彩亮丽,不褪色,利于永久保存,兼具观赏性、装饰性和实用性。这些承载着民间匠人高超技艺的门板画,目前已成为茶室、酒店、旅社、民宿等的新宠,被引为时尚。

日常创作之余,李玉莲还不断提升自己。2014年,她报名参加了淄川区老年大学美术写意画班、淄博东方现代女子画院工笔画培训班,通过学习,李玉莲开阔了视野,奇石、葫芦等都成了她创作的载体。今年疫情期间,李玉莲还创作了一组战疫门板画,其中,无论钟南山院士及“逆行”医护人员坚毅的眼神,还是日常生活中的感人瞬间,都被她一一记录下来,给人以暖意,凝聚了力量。

李玉莲创作的战疫作品 闫盛霆

随着门板画广受认可,李玉莲也渐渐地被更多人熟知。2018年,李玉莲被评为淄川区木板画非遗传承人;2019年5月,被评为淄川金牌工匠。在2019年10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淄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大会上,李玉莲的门板画作品深受大众喜爱,展会开幕当天,其作品就被悉数收藏。今年5月,李玉莲被评为“淄博工匠”。

责编:杨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