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3
《大钊先生》剧照
1927年4月,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李大钊,回顾自己的一生,写下了《狱中自述》,英勇就义,告别了他深深眷恋的民族解放事业。他的事迹,激励着一代代共产党人,勇往直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李大钊同志开创的伟大事业和留下的思想遗产永远不可磨灭,他播撒的革命种子已经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
12月19日,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剧研究中心历时数年创作的原创音乐剧《大钊先生》在北京石景山文化中心剧院上演。该剧以框架性结构,以李大钊受刑为切口,讲述历史、梦想、青春与新时代的关联。剧中,李大钊为劳苦大众、为理想信念奋斗终生的情景,令无数观众感佩不已。
优秀的艺术作品是创作者从历史与生活中提取有意义的片段,用艺术化的手法提炼、创作而成。《大钊先生》剧组建成初期,全体成员到李大钊故居和李大钊纪念馆采风,对人物进行深入了解。第二幕审判中出现的紫丁香,就是导演周映辰看见大钊先生故居旁边的丁香树,产生灵感,增加了李大钊夫妇的爱情主题。为充分追求真实性,剧本的创作过程几易其稿,邀请多位学者从历史事实的角度对剧本进行点评,逐页挑剔文字的误差。经过反复斟酌,把李大钊就义前的刑场作为切入点,引出各色人物,回顾李大钊革命而壮烈的一生。不仅如此,在排练过程中,剧组还特别请来李大钊的后人李乐群夫妇,介绍李大钊工作和生活中的细节,对排练提出建议。音乐剧总顾问、李大钊研究会会长朱善璐评价这部音乐剧实现了对历史真实的再创造。
赵韧兰的扮演者中国煤矿文工团青年歌唱家冯霞
此次演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剧研究中心启用了全新演员阵容,剧中主要角色由李元芳、宗雪健、冯霞等饰演,他们均是北大艺术学院2017级的音乐剧专业硕士,是音乐与戏剧领域中优秀的青年人才。而2018、2019、2020级的音乐剧研究生们,也汇聚在了剧组中,扮演角色、服务演出,同学们传、帮、带,发自内心的热爱回荡在《大钊先生》的舞台上下。
剧中,李大钊与夫人赵韧兰的爱情主题尤为温情动人,俩人在紫丁香下的生离死别让不少观众流下了眼泪。中国煤矿文工团青年歌唱家冯霞为了扮演好赵韧兰这个角色,做了很多功课。“赵韧兰是个缠小脚的农村姑娘,大字不识一个。结婚以后,李大钊去日本留学所需要的学费,几乎全靠赵韧兰在家勤俭操劳来维持。所以,李大钊对妻子一直感激在心。赵韧兰见丈夫饱受敌人酷刑折磨后遍体鳞伤旳样子,伤心欲绝,这是他们夫妻最后见面的日子。因此我在演唱这段唱段时步履是蹒跚的,头发也并不整齐。她的性格是隐忍和坚强的,所以演唱时面对李大钊也是始终不让眼泪掉下来,直到大钊说:‘等会行刑的时候不要让妈妈看......’赵韧兰才忍不住撕心裂肺哭了出来。为了表现赵韧兰的坚强隐忍和年龄感,我演唱的时候特别用了偏柔和的声线来演唱。”冯霞说,几乎每一次排练她都努力将自己揉碎,然后针对角色进行重塑。
艺术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李大钊就义的时间为1927年4月28日下午2时,在音乐剧中改为五更时分,象征黎明的来临。铁肩担道义,碧血铸丰碑。剧中,李大钊以自己的死,唤醒了无数人的生。大钊先生深情吟唱的舞台形象,令众多观众感佩不已。共产党创始人李大钊走向绞刑架的背影,更是给我们这些后来者留下无穷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