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19
2021年春节,由于疫情防控,很多人留守工作地,就地过年。“原年人”(留守在原地过年的人群)也由此成为今年特殊春节背景下流行起来的网络热词。相关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有1亿人就地过年,尽管与亲人、朋友天各一方,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人们能够通过线上的方式与家乡的亲朋好友道一声问候,“云拜年”“云举杯”“云串门”等有趣温暖的线上体验,弥补了今年不能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互相串门送祝福的遗憾,正在成为新年俗。
短视频拜年成风潮
响应就地过年号召的孙晓云在除夕之夜与家人视频,云上共同观看春晚,随时向亲朋好友送上春节祝福。“今年春节虽然不在父母身边,但我们在网上的互动却比以往更多。集五福、点灯笼、抢红包……好玩有趣的分享让我们感觉时刻都在一起。”孙晓云还让6岁的儿子录制了拜年短视频,向亲朋好友表达春节祝福,“比起见面说句吉祥话、过年好,这样的拜年方式更有趣自然,孩子也乐在其中。”
从串门拜年,到通过电话、短信、短视频等数字媒介,数千年的拜年习俗也有了新传承。记者了解到,围绕短视频拜年,抖音从2月4日起,就设计了多样的活动,不仅可以通过拍视频拜年集齐灯笼获得红包,在除夕之夜观看春晚迎接红包雨,还可以通过“新春贺岁照” “万物拜年”“好运剪纸”等50多款具有节日特色的视频拍摄玩法,帮助短视频拜年增添乐趣。
根据抖音发布的《2021抖音春节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从2021年农历小年至初四期间,抖音用户拍摄了1.3亿个短视频给全国网友云拜年,拜年短视频数量同比增长11倍。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表示,场景化的短视频让大家玩着就拜年了,记录了浓浓的年味,也让拜年潮起来。
记录分享不一样的春节
牛年春节,除了为疫情安全考虑留守原地过年的人们,还有更多选择坚守服务一线的工作者,记录他们的故事,为家人送上云端祝福,也成为今年过年的新方式。
记者注意到,全国各地在春节期间都启动了云上新春系列文化活动,其中包括以短视频记录不一样的春节。奋战在战疫一线的医生,义务给社区战疫人员做饭的餐馆师傅,服务民生保供的超市店主……利用短视频记录、分享着自己在他乡过年的生活和故事,向远方的家人诉说心中的牵挂和祝福。
随着越来越多人开始习惯用短视频交流,用抖音记录生活,跟朋友互动,逐渐变得日常,今年春节也不例外。报告显示,“一个人过年”在抖音被搜索了8万次,就地过年相关视频被点赞8846万次。“春节我在岗”的话题视频播放量达48亿次。北京字节跳动CEO张楠此前发表公开信表示,越是没法回家过年,这个“年”就越需要仪式感,越是不可辜负。
抖音用户“Zeta-是小墨啊”记录了自己除夕当天买年货、做年夜饭、包饺子的经历。她在视频中表示,这是她第一次一个人异乡过年,也希望外地过年的同学要把仪式感搞起来。在大众看来,可视可感的短视频让相隔千里的亲朋好友建立起了连接,也让习惯于相看无语、心绪如织的家人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情感表达方式。
新年俗,新的生活方式
在传统春节中,年夜饭、烟花爆竹、团聚、祝福等作为传统年俗元素,形成了人们对春节的共同意识,而在今年特殊背景下,这些传统年俗被赋予了新的方式。
在报告中,几个数字非常有趣,比如“红烧肉”作为春节期间最受欢迎的一道菜,在抖音上被搜索101万次;448万次烟花搜索,满足了大家观看“云”烟花的愿望;短途游成为这个春节的主流出游方式,外出游玩的景点中,大唐不夜城、西湖、蝶湖森林公园、广州塔、迪士尼度假区是打卡地前五名。
对于更多人来说,短视频平台逐渐在从一种娱乐方式变成一种社交方式,再到一种生活方式。正如张楠所说,抖音为用户提供了在多样生活方式中的一种探索和选择。
“这是第一次由自己掌勺做年夜饭,不知道怎么做,做什么菜的时候,我习惯打开短视频搜索学习一番,最后效果不错,我也会在平台上分享自己的做菜过程和成果。”“95后”瑶瑶已经在抖音上学会了很多简单易学的家常菜,尽管第一次异地过年,没有了父母的照顾,饭桌上依然不缺“年味儿”。
据了解,为了让就地过年的“原年人”满足思乡之情,春节期间,一些展示地方非遗美食的直播节目也在陆续推出,聚焦云端文化“年货”的线上景区、线上博物馆、音乐会直播、戏曲直播、艺术公开课等活动为大众带来丰富的文娱选择。
如今的春节,科技正在为传统年俗赋予新的解锁方式。尤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人们通过短视频拜年,在感受到深厚情谊、共享春节的温馨与快乐的同时,也降低了疫情的传播、扩散和蔓延。新风潮、新年俗、新的生活方式,令牛年的别样春节呈现出更浓的“年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