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当工匠 ——故宫博物院文物修复专家魏鼎女史素描

   2021-04-08

中国文博界,在各类论坛或展厅或影视里出镜最多的往往是光鲜靓丽的策展人、鉴定专家或者馆领导,而那些在博物馆庙堂深处数十年默默修复国宝的工匠们或文物专家们却鲜为人知。2016年新年伊始,《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央视播出后突然火了,于是,那些隐身在神秘故宫里的“文物医生们”才开始走进聚光灯下,进入大众视野。“鼎和轩主”魏鼎女史,就是在故宫博物院修复文物39年的女专家。她也是中国紫禁城学会会员,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会员,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魏鼎女史家学深厚,殷实的家境带给她中西文化的滋养,但是复杂的家庭成份却让她在无休无止的运动中随风漂泊,在那个年代饱受磨砺。1969年,还是北京蓝淀厂中学高中生的她就插队五大连池,凡此十年知青生活磨砺,让她感受到黑龙江刻骨铭心的苦寒,还有那刻骨铭心的饥饿,还有那刻骨铭心的身心俱疲,但也练就了她超越一般北京下乡女生的坚韧与臂力,为她日后走进故宫博物院修复文物,积淀了精神的支点和身体的耐力。往事并不如烟,她说,经过十年知青生涯的历练,她什么苦都能吃,什么坎都能迈过去!

魏鼎微雕艺术作品

1979年,魏鼎女史从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返回故乡北京,考入故宫外宾服务部,从此开始了与故宫国宝的第一次亲密接触。那时,改革开放伊始,故宫外宾服务部设在御花园绛雪轩和乾隆花园遂初堂,专门为来故宫参观的世界各国外宾服务赚外汇。同时,接受国家外事部门的高定礼品任务,为世界100多个国家首脑高仿故宫文物作为国礼。魏鼎女史外秀慧中,悟性超群,博览群贴,博采众长,其雕塑和陶瓷技法师从韦植叶先生,其传拓技法(蝉翼拓、乌金拓、朱砂拓)师从纪洪章、崔玉堂先生,其印纽雕刻技法师从王鲁恒先生,其篆书技法师从刘玉先生。魏鼎女史集故宫文物修复诸家之长技于一身,其代表作有乾隆御书《遂初堂敬胜斋法贴》石刻(全二套)、《清宫二十五宝玺》(近千件)、西周五耳龙纹鼎、西汉羽人座像、西安兵马俑人像、唐三彩马、青白釉孩儿枕、钟馗造像、十八罗汉像、李白造像、屈子行呤像等数百件,还以乾隆“奉天之宝”为蓝本,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高定会徽宝玺数件。凡此种种,魏鼎女史成为故宫“文物医院”里跨界的复合型修复专家,是中国收藏界发现的“新大陆”,也是中国国礼界的一般清流,在世界文博界享有清誉和盛誉。

魏鼎微雕艺术作品

魏鼎女史说她初习书法时,也像许多入门者一样茫然找不到方向,秦篆练过,魏碑练过,唐楷也练过。有一天,崔玉堂先生对正在用旧报纸练书法的魏鼎说:“小魏,走,中午我带你去一个地方。”崔玉堂先生带她转完了太和殿转中和殿,转完了中和殿又转保和殿,先看完故宫三大殿的匾,又看故宫三大殿的联语。然后,崔先生语重心长地问:“小魏,你看出书法的奥秘了吗?”一语惊醒梦中人,魏鼎女史终于明白:书法,她适合写端庄方正的条幅中堂,要稳,要厚,要正,要实;篆刻,她适合写大秦帝国李斯宰相传下来的小篆!魏鼎女史自此心无旁骛,40多年来习练中堂,主攻小篆,她的书法代表作品“惠风和畅”“书中观宝、画中藏诗”“何止于米、相期于茶”“翰逸神飞”“见贤思奇”“广种福田”“阿弥陀佛”等等,庙堂气足,结体工整,布局方正,力透纸背,入木三分,金石味浓郁,皆有故宫书法滋养而来的皇家气派,一眼就能进入视角的中心。

魏鼎篆书作品

世人皆知故宫里的《三希堂法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书法人,而魏鼎女史则认为,她的书法最得宜的是故宫的《敬胜斋法贴》。乾隆二十六年(1716年),著名丛帖《敬胜斋法贴》刻成,凡四十卷。卷一至卷十二为“御制”,卷十三至卷二十为“御书”,卷二十一至卷四十为“御临”,贴中收录有记、赋、诗、词、序、跋、论、铭、颂、赞、表、尺牍等,真、行、草、篆书俱全,是乾隆皇帝中青年时期的书法作品。敬胜斋在故宫西北建福宫花园内,魏鼎女史当年用乌金亮墨拓法拓印《敬胜斋法贴》时,曾经细心领悟《御临米芾苕溪诗》跋、《御临赵孟頫书归田赋》后跋、《御临李白梦游天姥呤》等作品的“精气神”,成就了自己书法作品的皇家血脉与气派。

如果说魏鼎女史书法作品的“精气神”来自乾隆的《敬胜斋法贴》,那她书法作品的“形体势”又来自哪里呢?窃以为,其来自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编著的世界最早字典之一《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凡十五卷,前十四卷之“文字解说”,字头皆以“小篆”书写,共分540个部首,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异体字)1163个,共计10516字。她还细心研读“说文四大家”清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桂馥《说文解字义证》和王筠《说文释例》《说文释读》,真正得到《说文解字》形、体、势之奥妙之精髓,成一家之书体之风貌也。

魏鼎篆书作品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美至微!见微知著,叹风雅之起无;和气清冲,侯动静于自然。故宫博物院文物古迹旷世鲜,修复文物是穿越古今与千百年前文明进行对话的特殊职业和生命体验,魏鼎女史就是这种特殊职业的先行者,这种生命体验的领军人之一。谨以清帝乾隆《咏烛》书赠数十年默默耕耘砚田的魏鼎女史:“火传薪岂尽,漏响夜方深;照得当年夕,艰难缔造心。”

责编:贾亭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