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中国 2021-06-17
“文旅中国百城百艺”系列文化活动是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立足传媒主业、发挥资源优势,从非遗传播力和影响力角度,利用科学指数体系,将城市管理与非遗项目发展紧密结合,系统归纳和展示城市与非遗项目的关联,数据化呈现城市非遗相关举措与非遗项目活力发展现状,并充分运用互联网传播媒介优势和引流效用,不断扩大关注覆盖面,进一步挖掘非遗产业消费需求,推动非遗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依托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自主知识产权系统“中传云”,“文旅中国百城百艺”非遗传播活力展示平台实现对1372个国家级非遗项目、3145个子项非遗传播大数据信息的实时监测,并以专题页面进行线上展示。
专题展示页面分为“活力汇总展示”“地区活力展示”“非遗分类活力展示”等板块,可多维度展示各地十大门类非遗项目传播情况,为各级主管部门利用大数据平台促进非遗“活化”传承提供新支撑。其中,“活力汇总展示”板块,以日、周、月三个时间维度对各非遗项目进行实时全网大数据监测和汇总,展现全国各地非遗传播活力情况;“地区活力展示”板块,以地域为统计维度,每周更新展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项目传播活力情况;“非遗分类活力展示”板块,通过对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十大门类,按照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等十大类,统计自2021年1月1日以来的传播活力累计值排名情况。
图:百城百艺非遗传播活力展示页面
“文旅中国百城百艺”传播活力评估报告,以月度为单位对平台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和态势研判,为管理机构和社会各界及时分析研判非遗“活化”传承状况、因材施政提供参考,助力非遗“活化”传承与可持续发展。本期报告统计时间为2021年5月1日0时至5月31日23时59分。
一、各维度传播活力阶段性分析
(一)活力汇总展示
图:2021年5月汇总展示top10(含并列)
2021年5月活力汇总展示中,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活力值达1065,位列活力排名第一位;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活力值达858,位列活力排名第二位;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活力值达846,位列活力排名第三位;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活力值达842,位列活力排名第四位;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活力值达839,并列活力排名第五位;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活力值达838,并列活力排名第六位;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活力值达836,位列活力排名第七位;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活力值达744,位列活力排名第八位;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活力值达742,并列活力排名第九位;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活力值达740,并列活力排名第十位。
(二)地区活力展示
1.东部地区
图:2021年5月第一周东部地区活力值top10
图:2021年5月第二周东部地区活力值top10(含并列)
图:2021年5月第三周东部地区活力值top10(含并列)
图:2021年5月第四周东部地区活力值top10(含并列)
综合5月周数据,东部地区中,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活力值达1065,位列东部地区活力排名第一位;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活力值达858,位列东部地区活力排名第二位;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活力值达846,位列东部地区活力排名第三位;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活力值达842,位列东部地区活力排名第四位;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活力值达839,并列东部地区活力排名第五位;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活力值达838,并列东部地区活力排名第六位;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活力值达836,位列东部地区活力排名第七位;天津市滨海新区活力值达477,位列东部地区活力排名第八位;天津市宝坻区活力值达465,位列东部地区活力排名第九位;天津市西青区活力值达455,位列东部地区活力排名第十位。
2.中部地区
图:2021年5月第一周中部地区活力值top10(含并列)
图:2021年5月第二周中部地区活力值top10(含并列)
图:2021年5月第三周中部地区活力值top10(含并列)
图:2021年5月第四周中部地区活力值top10(含并列)
综合5月周数据,中部地区中,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活力值达174,位列中部地区活力排名第一位;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活力值达167,位列中部地区活力排名第二位;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活力值达166,并列中部地区活力排名第三位;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活力值达165,并列中部地区活力排名第四位;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活力值达162,位列中部地区活力排名第五位;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活力值达144,并列中部地区活力排名第六位;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活力值达138,位列中部地区活力排名第七位;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活力值达132,并列中部地区活力排名第八位;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山西省太原市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活力值达127,并列中部地区活力排名第九位;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活力值达118,位列中部地区活力排名第十位。
3.西部地区
图:2021年5月第一周西部地区活力值top10(含并列)
图:2021年5月第二周西部地区活力值top10(含并列)
图:2021年5月第三周西部地区活力值top10(含并列)
图:2021年5月第四周西部地区活力值top10(含并列)
综合5月周数据,西部地区中,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活力值达744,位列西部地区活力排名第一位;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活力值达742,并列西部地区活力排名第二位;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活力值达740,并列西部地区活力排名第三位;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活力值达739,并列西部地区活力排名第四位;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活力值达687,位列西部地区活力排名第五位;陕西省榆林市佳县活力值达686,位列西部地区活力排名第六位;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活力值达685,位列西部地区活力排名第七位;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活力值达684,位列西部地区活力排名第八位;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活力值达681,位列西部地区活力排名第九位;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活力值达680,并列西部地区活力排名第十位。
4.东北地区
图:2021年5月第一周东北地区活力值top10(含并列)
图:2021年5月第二周东北地区活力值top10(含并列)
图:2021年5月第三周东北地区活力值top10(含并列)
图:2021年5月第四周东北地区活力值top10(含并列)
综合5月周数据,东北地区中,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活力值达131,位列东北地区活力排名第一位;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辽宁省抚顺市东洲区、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活力值达118,并列东北地区活力排名第二位;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活力值达114,位列东北地区活力排名第三位;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活力值达100,并列东北地区活力排名第四位;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活力值达97,位列东北地区活力排名第五位;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活力值达96,位列东北地区活力排名第六位;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市、辽宁省营口市西市区、辽宁省营口市站前区、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活力值达95,并列东北地区活力排名第七位;辽宁省鞍山市铁西区活力值达94,位列东北地区活力排名第八位;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辽宁省辽阳市弓长岭区活力值达93,并列东北地区活力排名第九位;辽宁省辽阳市宏伟区、辽宁省辽阳市灯塔市、辽宁省辽阳市白塔区、辽宁省辽阳市文圣区、辽宁省辽阳市太子河区活力值达92,并列东北地区活力排名第十位。
(三)地区活力进步展示
1.东部地区
图:2021年5月东部地区活力进步展示top10(含并列)
2021年5月东部地区中,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进步名次达263位,位列进步页面第一位;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进步名次达251位,位列进步页面第二位;江苏省徐州市沛县进步名次达249位,位列进步页面并列第三位;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进步名次达247位,位列进步页面第四位;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进步名次达236位,位列进步页面第五位;江苏省徐州市丰县进步名次达234位,位列进步页面第六位;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进步名次达231位,位列进步页面并列第七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江苏省徐州市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进步名次达229位,位列进步页面并列第八位;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进步名次达227位,位列进步页面第九位;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进步名次达221位,位列进步页面第十位。
2.中部地区
图:2021年5月中部地区活力进步展示top10(含并列)
2021年5月中部地区中,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进步名次达388位,位列进步页面第一位;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进步名次达380位,位列进步页面第二位;湖北省荆州市松滋市进步名次达375位,位列进步页面并列第三位;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进步名次达372位,位列进步页面第四位;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进步名次达369位,位列进步页面第五位;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进步名次达366位,位列进步页面并列第六位;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进步名次达363位,位列进步页面第七位;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进步名次达356位,位列进步页面第八位;湖北省十堰市房县进步名次达347位,位列进步页面第九位;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进步名次达331位,位列进步页面第十位。
3.西部地区
图:2021年5月西部地区活力进步展示top10(含并列)
2021年5月西部地区中,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进步名次达590位,位列进步页面第一位;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进步名次达586位,位列进步页面第二位;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进步名次达583位,位列进步页面并列第三位;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进步名次达582位,位列进步页面第四位;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进步名次达558位,位列进步页面第五位;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进步名次达555位,位列进步页面并列第六位;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进步名次达554位,位列进步页面第七位;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进步名次达553位,位列进步页面第八位;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进步名次达551位,位列进步页面并列第九位;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进步名次达548位,位列进步页面并列第十位。
4.东北地区
图:2021年5月东北地区活力进步展示top10(含并列)
2021年5月东北地区中,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黑龙江省伊春市友好区、黑龙江省伊春市乌翠区、黑龙江省伊春市南岔县、黑龙江省伊春市伊美区、黑龙江省伊春市大箐山县进步名次达155位,位列进步页面并列第一位;黑龙江省伊春市金林区进步名次达148位,位列进步页面第二位;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进步名次达145位,位列进步页面第三位;黑龙江省伊春市汤旺县进步名次达143位,位列进步页面第四位;黑龙江省伊春市丰林县进步名次达135位,位列进步页面第五位;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抚远市进步名次达112位,位列进步页面第六位;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富锦市进步名次达105位,位列进步页面第七位;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同江市进步名次达104位,位列进步页面第八位;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向阳区、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进步名次达103位,位列进步页面并列第九位;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郊区、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东风区、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前进区进步名次达102位,位列进步页面并列第十位。
(四)非遗分类活力展示
2021年5月非遗分类活力展示中,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位列前三位,活力值分别为197692、12792、10803。
1.传统戏剧
图:2021年5月传统戏剧活力值top10
2021年5月,在传统戏剧292个非遗子项中,秦腔、京剧、川剧、昆曲、豫剧、河北梆子、晋剧、粤剧、楚剧、越剧排名前十位,活力值分别为61856、33538、25641、13463、7920、6304、5469、5193、4195、3842。
2.曲艺
图:2021年5月曲艺活力值top10
2021年5月,在曲艺129个非遗子项中,相声、山东快书、粤曲、山东琴书、陕北说书、河南坠子、福州评话、锦歌、福州伬艺、东北二人转排名前十位,活力值分别为3592、2022、1783、1478、408、400、255、200、162、157。
3.传统美术
图:2021年5月传统美术活力值top10
2021年5月,在传统美术320个非遗子项中,粤绣(广绣)、蜀绣、苏绣、湘绣、泥塑(惠山泥人)、瓯塑、灰塑、剪纸(烟台剪纸)、民间绣活(麻柳刺绣)、粤绣(潮绣)排名前十位,活力值分别为2101、1638、618、452、330、308、305、290、219、215。
4.民俗
图:2021年5月民俗活力值top10
2021年5月,在民俗352个非遗子项中,雪顿节、灯会(自贡灯会)、火把节(彝族火把节)、望果节、苗族服饰、那达慕、庙会(北山庙会)、三月三(壮族三月三)、蒙古族服饰、民间信俗(关公信俗)排名前十位,活力值分别为5674、875、487、403、300、217、186、152、126、101。
5.民间文学
图:2021年5月民间文学活力值top10
2021年5月,在民间文学164个非遗子项中,格萨(斯)尔、玛纳斯、苗族贾理、梁祝传说、谚语(陕北民谚)、吴歌、牡丹传说、童谣(闽南童谣)、宝卷(河西宝卷)、东海孝妇传说排名前十位,活力值分别为8755、154、85、48、45、36、32、26、23、22。
6.传统音乐
图:2021年5月传统音乐活力值top10
2021年5月,在传统音乐333个非遗子项中,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十二木卡姆)、古琴艺术(浙派)、陕北民歌、广东音乐、十番音乐(茶亭十番音乐)、西安鼓乐、南音、侗族大歌、川江号子、江南丝竹排名前十位,活力值分别为1575、1041、1001、493、414、387、373、361、312、236。
7.传统技艺
图:2021年5月传统技艺活力值top10(含并列)
2021年5月,在传统技艺383个非遗子项中,绿茶制作技艺(西湖龙井)、风筝制作技艺(潍坊风筝)、制扇技艺(王星记扇)、绿茶制作技艺(太平猴魁)、漆器髹饰技艺(楚式漆器髹饰技艺)、雕版印刷技艺、绿茶制作技艺(黄山毛峰)、绿茶制作技艺(六安瓜片)、琉璃烧制技艺、伞制作技艺(西湖绸伞)、铜雕技艺排名前十位(含并列),活力值分别为2202、364、144、124、119、119、118、117、93、84、83。
8.传统舞蹈
图:2021年5月传统舞蹈活力值top10
2021年5月,在传统舞蹈301个非遗子项中,嘎尔、热巴舞(丁青热巴)、狮舞(广东醒狮)、弦子舞(芒康弦子舞)、龙舞(铜梁龙舞)、阿妹戚托、秧歌(胶州秧歌)、灯舞(沙头角鱼灯舞)、狮舞(松岗七星狮舞)、苗族芦笙舞(锦鸡舞)排名前十位,活力值分别为1145、510、404、227、166、100、92、69、67、62。
9.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图:2021年5月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活力值top10(含并列)
2021年5月,在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101个非遗子项中,太极拳(陈氏太极拳)、武当武术、沧州武术、蹴鞠、沧州武术(孟村八极拳)、风火流星、红拳、沧州武术(劈挂拳)、沧州武术(燕青拳)、咏春拳、心意拳排名前十位(含并列),活力值分别为246、239、185、171、125、91、89、68、61、58、58。
10.传统医药
图:2021年5月传统医药活力值top10(含并列)
2021年5月,在传统医药100个非遗子项中,藏医药(拉萨北派藏医水银洗炼法和藏药仁青常觉配伍技艺)、中医正骨疗法(平乐郭氏正骨法)、针灸(杨继洲针灸)、侗医药(过路黄药制作工艺)、维吾尔医药(沙疗)、中药炮制技术(中药炮制技艺)、中医养生(药膳八珍汤)、中医正骨疗法(章氏骨伤疗法)、中医诊法(朱氏推拿疗法)、中药炮制技术(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中医诊疗法(顾氏外科疗法)排名前十位(含并列),活力值分别为245、63、48、33、24、19、13、13、12、11、8。
二、本月传播活力特点分析
(一)政府牵头主导非遗项目宣传推介,主流媒体多波次报道,助力非遗项目活力提升
通过选取2021年5月全国四大地区非遗活力值排名首位的市辖区、县级市进行分析后发现,由政府牵头主导的非遗项目及地区文化和旅游资源宣传推介等主题活动,配以主流媒体的多波次报道,可以有效提升城市非遗项目活力。对四地城市非遗活力趋势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趋势高点均由主流媒体对地方政府非遗项目、文化和旅游资源宣传推介报道引爆,如5月25日,人民日报刊文《传承创新,塑造人文精神(现场评论·大湾区 大未来②)》,文中介绍了广州市的文化资源、非遗资源,其中提及了荔湾区粤剧、广绣、醒狮等非遗项目,当日荔湾区的非遗活力值达319,数值约为月平均活力值的9倍。又如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5月18日,文旅中国发文《“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首博开幕》,文中提及和平区非遗项目京剧,当日和平区活力值达26,活力数据约为月平均数据的6倍。
图: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非遗活力趋势图
图: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非遗活力趋势图
图: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非遗活力趋势图
图: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非遗活力趋势图
(二)地区整合非遗品牌已初步形成产业化集群效果
图:广州市各区非遗活力汇总
通过对活力汇总页面排名前十位的县市(区)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地区整合后的非遗品牌已初步形成产业化集群效果,如2021年5月,广州市11城区位列活力汇总页面前七位,反映出广州市在非遗保护、传承、利用上取得的巨大进展。2015年以来,广州以越秀区北京路历史文化核心区为基础,创建了广府文化(越秀)生态保护实验区;2019年,充分利用荔湾区恩宁路、粤剧艺术博物馆等历史文化街区的优势条件,成功创建了粤剧粤曲文化(荔湾)生态保护实验区。2020年8月,大力推进非遗聚集区建设,成功创建了首条非遗街区——广州非遗街区(永庆坊),引入广彩、广绣、珐琅等项目的非遗大师工作室,建成了集体验互动、展示和销售于一体的主题街区。广州市通过为非遗搭建跨界合作、资源整合平台,借助社会的合力,促进非遗品牌形成产业化集群,引导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积极探索出一条基于现代化背景下的非遗产业化振兴道路。
(三)全国四大地区非遗项目宣传、保护、开发有序推进,东部地区优势明显,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后发动力显著
通过对地区活力展示和地区活力进步展示页面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全国四大地区均在非遗保护、开发工作中取得较大进展,各地在实践中不断深化非遗保护理念,落实非遗需要活态保护、活态传承,融入当代生活,体现当代价值的工作要求。以东部地区为例,广东、浙江等东部省区利用自身非遗资源和产业资源双突出优势,逐步探索出一条非遗与旅游、文化产业、文创相衔接,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融入时代文化的新路径。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后发动力显著,各地结合自身非遗资源优势,利用剪纸、刺绣、绘画、金属锻制等非遗项目,带动城乡就业,显示出非遗助力脱贫扶贫的巨大效果。
(四)生活常见非遗项目类别活力值较高,相对冷门非遗项目开发潜力巨大
通过比较分析十大类非遗项目活力值可以发现,传统戏剧、曲艺等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的非遗大类关注度居于前两位,其中传统戏剧大类下的非遗子项秦腔活力值更是超过6.1万,可见由于传统戏剧、曲艺等非遗类别由于更贴近民众日常文化需要,满足了受众娱乐需求,因此受关注程度远超其他八类非遗项目。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医药为代表的相对冷门的非遗门类,由于有一定的地域性和较强的专业性,因此活力值整体较低,但反观相关非遗项目本身,仍旧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和开发价值,如传统医药门类中的中医药非遗项目,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独特作用,实践表明,室内熏药、艾灸、食疗、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中医方法和实践,能有效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依托中医药非遗,积极研发用于治疗和防疫工作中的相关中成药品,也为完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作出了重要贡献。
(五)部分非遗资源富矿省区,非遗项目活力值较低
通过比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和活力汇总页面数据可以发现,云南、河南、安徽、甘肃等非遗富矿省区,非遗项目活力值处于较低水平,如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非遗活力值111,位列活力汇总排名227位;河南省登封市非遗活力值98,位列活力汇总排名240位;安徽省徽州区非遗活力值162,位列活力汇总排名179位;甘肃省永登县非遗活力值72,位列活力汇总排名266位。通过与汇总页面排名靠前地市进行比较后发现,相关省份缺少对非遗工作的宣传报道,导致民众对相关省份非遗保护、开发工作的认知程度整体处于较低水平。
图:云南省各地市非遗活力指数
图:河南省各地市非遗活力指数
图:安徽省各地市非遗活力指数
图:甘肃省各地市非遗活力指数
(六)300余县市(区)非遗活力值挂零,东北、中西部地区非遗保护宣传力度应进一步加强
利用非遗活力汇总页面5月数据,对非遗活力进行升序统计,发现全国共有301座县市(区)非遗活力值挂零。再对其进行省域归类统计后发现,主要涉及黑龙江省101座城市、云南省68座城市、江西省49座城市。以黑龙江省黑河市逊克县为例,5月29日,黑龙江日报刊文《逊克凝聚发展新动力开启时代新征程》,报道中指出:逊克县于年初特聘请俄罗斯联邦雅库斯科口弦琴专家,勘察加舞蹈艺术团编导等俄罗斯著名民族艺术专家,到逊克县进行鄂伦春传统技艺培训。还积极组织文艺骨干人员下乡培训,通过组织非遗传习班让更多的群众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民间艺术的传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力的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发展。2020年该县优秀非遗项目参加黑龙江省第三届农民文化艺术节非遗精品展,逊克玛瑙雕刻技艺、鄂伦春烙烫画技艺、鄂伦春传统剪纸等参加展览。2020年6月参加了第九届中俄文化大集非遗展。2020年9月在黑河市首届农民丰收节上,逊克县省级非遗保护项目“逊克玛瑙雕刻技艺”,30余户商家及雕刻大师现场展示玛瑙雕刻过程,得到参观群众一致赞赏。对该报道传播效果进行统计,该报道传播量仅为10余篇次,覆盖地域也仅为黑龙江省内。传播效果有限,造成外界对逊克县非遗保护成果了解不多、认识不足。通过横向比较发现,301座挂零城市,在非遗保护、开发工作方面均已取得初步进展,但由于宣传报道多为县级、地市级媒体,导致宣传影响力、宣传覆盖效果有限,此类城市应积极协调省级、国家级媒体对其非遗工作展开报道,扩大宣传影响。
三、总结与研判
(一)主流媒体作为非遗宣传第一阵地,对打造非遗品牌,提升非遗项目知名度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整合非遗活力汇总页面数据后发现,排名前列的县市(区)多由主流媒体多波次报道地方政府举办非遗项目、文化和旅游资源宣传推介活动引发。主流媒体作为宣传党和政府声音的主阵地、主渠道、主力军,在协助地方政府打造非遗品牌,提升非遗项目知名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主流媒体熟悉地方传统产业与“非遗+”等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另一方面,熟悉国内其他地区非遗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能够从外部角度对地方非遗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并且多波次、高频度、集中性报道讨论,有利于提升公众对地区非遗项目的认知程度,扩大地区非遗项目的知名度,对于地区非遗品牌打造、非遗企业招商引流提供强有力的外部性支持。
(二)东部地区榜单变化主要因素为产业动态,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变化因素多由活动类报道引起
综合本月全国四大地区活力展示页面数据,对各县市(区)变化趋势因素进行归因分析,可以发现广东、浙江等东部地区榜单变化主要因素多为产业动态,如非遗项目的文创开发、非遗项目的市场化合作等;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变化因素多由媒体对地方政府主导的非遗项目宣传推介报道引起。从产业结构和市场发展水平看,东部地区由于各市场要素发展水平较高,非遗产业化探索起步较早,产业化、市场化因素已经成为影响活力值变化的主要因素,反观中西部、东北地区,虽然拥有种类多样、内容丰富的非遗项目,但仍处于以政府主导拓展非遗项目知名度的阶段,因此变化因素多以活动类报道引起,中西部、东北地区仍需较长时间探索出一条适合其发展的非遗产业化路径。
(三)传统戏剧、曲艺等非遗类别积极探索创新模式,吸引众多年轻观众;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医药等冷门非遗门类应创新视角,深度挖掘潜在价值
近年来,部分地区戏剧演出团体不断探索创新,吸纳改编国外经典戏剧题材,与音乐剧、钢琴等艺术跨界融合,出现了水上流动剧场、园林实景等全新表演场所,传统戏剧发展与时俱进,在继承传统文化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赢得了年轻观众的喜爱;曲艺方面,如相声等曲艺非遗项目,贴近民众日常生活,将生活热点艺术化处理添加到表演中,贴合了民众日常文化需要,因而受到了全年龄段民众的关注与喜爱。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医药等非遗门类由于较强的专业性,使普通民众往往认为其“可望而不可及”。针对冷门非遗门类、非遗项目,应创新视角深度挖掘其潜在价值,如在理论方面,对冷门非遗项目进行文化梳理和汇总,解释其蕴含的文化价值;在产业方面,积极探索冷门非遗项目的产业化路径;在社会层面,加强媒体宣传报道,使公众形成初步认知,形成冷门非遗项目保护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四)各地深度规划“非遗+产业”路径,积极探索“非遗+”模式,践行非遗活态传承、活态保护理念
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中指出:加强对文化遗产资源价值的挖掘,鼓励依托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力发展文化遗产旅游、研学旅游,开发集文化体验、科技创新、知识普及、娱乐休闲、亲子互动于一体的新型研学旅游产品。在商业化、旅游化的介入下,非遗保护发生了巨大变化,生产性保护的重要性逐渐凸显,部分非遗项目保护面临深度开发+产业化探索的实际需求,“非遗+产业”模式增强了游客的文化体验,同时也为非遗“活”起来开辟了新路径。以贵州丹寨万达小镇为例,丹寨有非遗项目145项,突出非遗特色的丹寨万达小镇,经营业态中非遗商户占比超过70%。丹寨万达小镇开业4年来,游客超过23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120亿元,成为推动“非遗+旅游”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典范。对于“非遗+”模式,各地应调研了解自身非遗资源与产业结构配套程度,结合既有非遗项目及非遗品牌,积极开发拓展非遗展示、推广平台,力求实现非遗项目“见人见物见生活”,积极引入更多社会力量,加大“非遗+旅游”“非遗+网络”等模式的融合力度,扩大非遗产品市场渠道,探索出一条适合地方非遗活态传承、活态保护的精品化路径。
责编:田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