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河南》里的灯光、烟雾和大雪

   2021-07-14

     21个剧场(包括3大主剧场、18个小剧场)、56个空间、近千名演职人员、700分钟不重复的演出,单日演出可达125场、4000多分钟(旺季)。

一系列数字是建业集团联袂王潮歌导演历经4年打造的《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无论是投资规模、戏剧体量,均是一次在行业内的突破。在成功的背后,“声、光、电、画”等高度集成化与智能数字控制系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灯光设计“见光不见灯”

在火车站剧场,灯光设计师王宇钢打造了一场充满紧张、悲愤、向往、希望的作品。该剧场由4个部分组成:环形空间、帐篷、粮仓、大麦田。每一个空间与细节都是通过了精雕细琢,该剧场共使用了1125台灯具,14台投影机。在李家村剧场复原了一个从清晨到夜晚的村庄,复原了一场凄凉且悲壮的大雪,复原了一片充满生机,充满希望的小麦。李家村剧场分成了4个空间,从小院表演空间到李家村喜棚表演空间,再到荒原,最后来到麦子地……

为了追求视觉呈现和文化内涵深度融合的创新表现形式,安恒利(国际)有限公司创新采用了被王潮歌导演称之为“变质”的艺术手法。通过对代表着传统中原文明的“黄土坡”等介质进行“视觉变质”,让它呈现出当下的新媒体艺术语言特性。让每一个进入幻城的人都能深刻地感受到戏剧的魅力,导演打破了表演只能在剧院里观看的设定,让戏剧随时可能在游客身边的情景空间中上演。

灯光系统主要分布于李家村剧场、幻城剧场、车站剧场和其它的微剧场。灯光控制系统将戏剧照明、景观照明、建筑外立面照明、室内照明功能融合为一体:这里上一秒还是古色古香的庭院景观,下一秒就需要变身为科幻感十足的大戏现场,空间内需要做到“见光不见灯”。

在“地坑院”这个场景中,需要“声、光、电、画”的高度集成化与智能联动控制,项目定制开发了一套智慧数字控制系统。同样,通过这套智慧数字系统,多个团队之间能够同时实现高度协同与智能化调控,打造全景式沉浸体验:人们登上巨大的汴河船能够身临其境的穿越到古代,进入到“清明上河图”的场景中。光影之中,移步换景,一步十载。

在《只有河南》,致力于舞台升降的浙江大丰集团将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充分展现王潮歌导演创意。在戏剧幻城中,李家村剧场独特的舞美装置带领观众穿越到1942年,从一个村庄的故事管窥到中原文化的坚韧力量;8个升降台,5个旋转升降台为主要载体的遗址剧场烘托出“幻城”独特的建筑形态;车站剧场智能翻板配合56道机械麦穗吊杆通过智能控制呈现波澜壮阔的麦浪翻滚。观众在这样的戏剧聚落群里,每走一步,都可能在转角处发现新的惊喜。

李家村荒原上的“大雪”

李家村剧场是《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的三大主剧场之一,本剧场共有四个表演空间,分别是李家村村落,李家村喜棚广场,村外荒原以及麦地。王潮歌导演要求在荒原空间着重打造一个凄凉且悲切的气氛,演绎了李家村60岁以上的老人们在一九四二年为了节约仅存的一点粮食,让后代有机会存活下去,毅然决然去荒原上饿死的情境。如此感天动地的剧情须有一个震撼全场的效果来辅助诠释,并能够将演出气氛带上这一幕的顶点。

在测试了几种市面上的飘雪设备后,王潮歌导演对于大雪的面积和时机提出要求,制造尽量长时间的覆盖整个荒原的大雪,并由中雪发展到足以掩蔽住演员轮廓的大暴雪。

查阅了各种视频资料后,安恒利(国际)有限公司发现有一些地方使用滚筒来制作纸片机,可以在滚筒里塞入大量纸片,并通过调整漏孔和转速来实现飘纸,从而实现较长时间范围较大的均匀降雪效果。

经过了多方日日夜夜的反复测试、整改、调整,设计师在大荒原位置安装了40台撒纸机,来营造漫天大雪的场景。频投在音响,视频投影的配合下,在灯光设计马路老师团队的精心编排下,灯音视和雪花效果一起将剧情推向高点。

“如王潮歌导演所说,我们的故事,在你们没有到来的时候,已经悄悄上演,在你们离去的时候,依然没有落幕。这只是李家村剧场创作路途上的一个缩影。”《只有河南•戏剧幻城》项目相关负责人说。

幻城剧场悬浮云海的“烟雾”

王潮歌导演在“幻城剧场”提出要在短短几十秒内实现舞台坑内充满烟雾效果,且烟雾到达舞台廊道平面以后要呈现均匀悬浮状态,保证烟雾不外溢到舞台表演区以外的地方。当不需要烟雾的时候,需要在几十秒内排除所有烟雾,还给舞台一个透明洁净的空间。

“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使用大型干冰机,烟雾效果好,消散快速,也不会逃逸表演区以外,但1300平米舞台上大面积应用的造价和日常耗材投入都太过惊人,所以总导演要求继续使用烟机来完成表演效果。”安恒利(国际)有限公司的设计师说,“我们用了很多天,使用施工的间隙和停工休息时间,测试了多个品牌不同型号的烟机,先后陆续搭配了四十桶不同品牌型号的烟油以及几千个降温冰袋来琢磨这个悬浮云海的效果。”

再考虑的是喷烟位置,因为舞台地坑里的形状很复杂,须让烟雾能够快速上升到指定位置,找了几个气流走向比较通畅的位置来设置烟机,尽量让烟雾能够快速爬升到平面高度。

就在测试刚刚达标之后,又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测试环节并没有开启空调暖风,当施工期结束开始演员进场排练的时候,空调根据季节变化开始投入使用,剧场里的温度突然升高了很多,烟雾无论如何也没法形成悬浮云海了。

“我们认真分析,重新开始新一轮的实验。冬季的剧场开了暖风以后,悬浮云海的界线不再稳定,无法达到目标效果。夏季开冷风空调以后 ,烟雾温度高于环境温度烟雾就会快速上升到高于舞台平面2到3米的位置,对演出效果影响很大,也满足不了导演的要求等等,这些问题经过反复试验,都逐一得到解决。”

“这个非常规体量的作品,给团队带来的挑战也是史无前例的。”安恒利国际数码技术有限公司的有关负责人介绍,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演出,这个项目的影像要在一切非常规介质上进行视觉创作,例如各种不规则的山体、树林、水、破碎的镜体、不断移动的人群等,甚至在不可能成像的介质上呈现复杂的影像演绎,如吸光性的黑丝绒面、极细的钢丝绳、铁丝网、无实体的空间等,需要经过大量的创新实验来寻求最佳的视觉表达。

责编:贾亭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