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5
7月22日至24日,由四川省曲艺研究院推出的建党百年诚意之作、大型曲艺音乐剧《成都家书》在成都新声剧场连演三场,场场爆满。演出结束后,来自全国和川内知名文化界人士齐聚一堂,召开了大型曲艺音乐剧《成都家书》专家座谈会。
演出赢得观众热烈喝彩 王雪娟 摄
万水千山,见字如面。《成都家书》以抗美援朝战争中十五军入朝作战为历史背景,讲述四川男儿在异国他乡英勇战斗、保家卫国期间,通过一封封“家书”传递亲情,弘扬家国情怀的动人故事。
四川省剧目工作室主任、国家一级编剧丁鸣观看过程中一直“眼含热泪”,一曲英雄的壮歌令他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他看来,剧中家书呈现的亲情与英雄的鲜血碰撞出钢铁的声音,呈现出血与火的高潮,是该作品最动人之处。他回顾近年来,四川曲艺研究院创意频出,从《辛朵地震求生记》到去年的《山高水长》,再到刚刚上演的《成都家书》,一直在探索曲艺与不同剧种结合之路,其创新和创意值得肯定。
演出剧照 四川省曲艺研究院供图
如何将形式和内容更好地结合,包括丁鸣在内的众多专家在座谈会上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四川曲艺和成都元素如何更好地呈现?著名编辑严西秀建议,比如在抗美援朝时期,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建成通车,这种大事件放在剧情中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国家一级导演马东风认为,或可强化家书一端成都场景的植入和描写,如背景呈现茶馆、曲艺演出等,体现成都亲人浓浓的牵挂和四川味道。
座谈会现场 王雪娟 摄
特地从外地赶来的音乐剧评人文硕毫不掩饰对曲艺音乐剧的热爱。他认为中国音乐剧就应该有强烈的中国味道、风格、品格,应该到民间去,到大自然中去,到地域特色里去。曲艺独有的四川特色和音乐剧结合,是一件“震撼又神奇”的事,曲艺中的说唱,音乐剧里的歌舞,可以综合立体地呈现整部剧的魅力。
著名谐剧表演艺术家沈伐、国家一级编剧包德宾、著名导演查丽芳、中国曲协副主席叮当、四川省剧目工作室基金部主任吴瑜婷等来自四川和全国的文艺名家为该剧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