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8
虽然几个月过去了,大型红色龙江剧《白马石》里马再生、石大娘、虎子、白秀英、金花等英雄人物,不时浮现眼前,感动着我、激励着我、鞭策着我。于是,我把《白马石》的故事说给我的亲人、我的朋友、我的同事、我认识的不认识的人听。
《白马石》讲述的是抗联支队长马再生在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战斗时,身负重伤,在石大娘的精心护理下渐渐康复。可在这时,日本鬼子搜村,石大娘的儿子大林为了掩护马再生,换上马再生的衣服,在与敌人激战中不幸牺牲。石大娘痛不欲生,马再生认下石大娘为娘。回到部队后,马再生带领抗联将士救百姓、劫军马场、保卫抗联指挥部,与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为了让在风雪严寒的恶劣环境里、在无衣无药无粮的状况下仍然顽强战斗的抗联将士们吃饱肚子打鬼子,百姓们积极投入到抗敌斗争中,纷纷拿出自家粮食,送到抗联后方负责人白秀英家。由于叛徒告密,白秀英在敌人严刑拷打下,依然守口如瓶。气急败坏的敌人将她的女儿小花杀害。这时,抗联将士们杀进村里,救下白秀英。而当抗联将士们看到用生命和献血换来的粮食后,更加激发起驱除日寇、保卫家园的斗志。
大型红色龙江剧《白马石》演出剧照
《白马石》的每一篇章都感人至深,每个故事都难以忘怀、每个情节都催人泪下,每一个人物都让观众印象深刻。黑龙江省一位知名剧作家评论该剧时表示,这是近期看到的最值得看的一部优秀作品,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抗联将士的伟大与光荣。更是一堂特殊的党史课,激励我们在闪光的抗联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
为喜迎建党百年,赓续红色血脉,6月9日,由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打造的大型原创红色龙江剧《白马石》,在绥棱县文化艺术中心隆重上演。该剧由艰苦卓绝、舍身取义、狭路相逢、血浓于水、宁死不屈、生死绝唱六个篇章组成,生动地讲述了抗联西征部队那一段段感人肺腑的英雄传奇,留下了一次次震撼人心的红色记忆。
中共绥棱县委书记王继武说,在建党百年这样一个历史节点,推出大型红色龙江剧《白马石》,就是要生动地讲好绥棱红色历史,更好的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继承抗联精神,传承抗联文化,在推动富美绥棱建设中,根植红色基因,凝聚红色力量,实现绥棱高质量发展。
大型红色龙江剧《白马石》演出剧照
《白马石》以红色的内容、合理的场景、精彩的剧情、细致的编排、强大的阵容,为观众上了一堂身临其境、感人至深的党史课。绥棱林业局张家湾林场书记薛云波说,看到发生在林区张家湾、一棵松、老金沟的抗联故事搬上舞台,让我很激动,今天的幸福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必须倍加珍惜。
整场演出气势恢宏,制作精良,演员们精湛的演技、时而雄壮时而柔美的唱腔、英勇无畏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使观众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到党史教育的红色洗礼,激起强烈的思想共鸣。绥棱县退休教师王振江看过《白马石》后说,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东北抗联将士用生命和鲜血所凝聚起的抗联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践行,永远激励我们不断奋斗、不断前进。
龙江剧《白马石》中抗联战士敢于担当、爬冰卧雪、不畏牺牲、勇往直前的故事,在学生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绥棱县第六中学学生贾云哲看过《白马石》后说,抗联将士太值得我们学习了,他们不畏艰险、向死而生、忍受饥寒、信念坚定,为了民族自由,毅然决然地与侵略者进行顽强抗争。他们的精神激励着我们,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
龙江剧《白马石》由绥棱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姜海瑛任策划、国家一级导演张丙山和窦春凤执导、全国著名编剧李昆峰创作,是建国以来绥棱县打造的首部红色题材龙江剧。130多名参演人员不分昼夜,精心排练,经过3个多月的反复打磨,无论是音乐唱腔、服化道效、情境意境、动作细节,都尽最大努力做到极致,最终以近乎完美的舞台效果精彩呈现。
可又有谁知道,参演人员都是普通群众,他们来自于教师、工人、农民、学生、个体工商户等各个阶层,很多人都没上过舞台,甚至没参加过表演,每个动作每个细节要一点点打磨,难度可想而知。那么,是什么力量使他们的演出让台下掌声不断?演员们纷纷表示,剧中的故事感染着我们,抗联精神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浑身充满了力量,不演好对不起为了我们失去生命的抗联将士,无论付出多大代价、无论多难,我们都要演好,因为能够参演这部抗联题材的剧目我们感觉荣光。
整场演出,观众们始终全神贯注,穿越时空,与剧中人同悲共喜,看到动情处,许多人留下了感动的泪水。绥棱县上集镇党委书记宋春龙说,抗联将士们面对强敌,毫不畏惧,宁死不屈,奋勇抗击,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乐章。他们的英雄气概浩气长存,他们的英勇事迹流芳百世,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以抗联将士为楷模,艰苦奋斗、努力拼搏,为乡村振兴出汗出力。
大型红色龙江剧《白马石》演出剧照
演出结束后,全体人员起立鼓掌,向红色作品致敬、向抗联精神致敬、向演职人员致敬,掌声久久回荡,人们的思绪深深沉浸在那段艰苦卓绝、荡气回肠的激情岁月。绥棱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田刚说,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用红色作品感染人、打动人、引导人,提升广大群众的精神境界和审美能力,在丰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同时,起到用红色引领时尚的作用。
绥棱县靠山乡富国村党支部书记石长山说,这部剧太好了,特别是虎子为了让大家吃上靰鞡鞋条猴头汤那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启发了我,要为国家多打粮。
绥棱县车站街道党委书记谢振权说,只有18岁的大林子为了保护马再生而牺牲、金花为了保护马再生而就义、白秀英宁死不说粮食和抗联的下落,剧中每个故事都那么感人,并且剧情环环相扣、情结设计合理,迸发出极大的正能量,我要把这部剧在群众中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抗联、知晓党史。
大型红色龙江剧《白马石》演出剧照
据了解,绥棱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已把该剧制成光碟在群众中广泛宣扬,同时在县电视台以滚动的形式播放。并且利用抖音、快手及报纸、杂志、广播等各种媒体进行传播,目的只有一个:牢记过去、立足现在、开创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缅怀革命先烈,为的是继承他们的遗志,发扬他们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开辟的道路上不懈奋斗、永远奋斗。
近年来,绥棱县文旅建设成果斐然,打造了绥棱农民画、绥棱黑陶、绥棱二人转、绥棱柳编等多个特色文化产业。创建了红色历史文化纪念馆、白马石遗址公园、大青观抗联密营等红色景观,并先后获得了全国文化先进县、国家园林县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多个称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呈现抗联精神的白马石,是一块距绥棱县城70公里、形似白马的石头。1938年期间,北满抗联西征部队三、六、九、十一军在白马石胜利会师。1939年初,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常委金策在这里主持召开了成立西北临时指挥部筹备会。白马石还是抗联秘密联络站,并且抗联在此多次召开重要军事会议。白马石见证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艰难历程和不屈精神。白马石风景区已成为绥棱县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成为绥棱县红色文化旅游的一个重要景观。
英勇的抗联将士无疑个个都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绥棱县的广大群众表示,历史塑造英雄,时代需要英雄,人们呼唤英雄,我们将时刻铭记肩上责任,在工作中立足岗位、尽职尽责,用实际行动践行抗联精神,以优异成绩告慰革命先烈。
绥棱县人民政府县长赵辉说,《白马石》激励着绥棱人民凝聚前进力量,守初心、担使命,务实奋进、勇于创新,深入实施文旅强县战略,把绥棱县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百姓幸福的和谐家园。
(绥棱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