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9
三晋大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尤其是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加强以文化人,繁荣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改革文化体制,深化文旅融合,加快建设文化强省,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引擎、培育新动能。
展览开幕式现场
10月23日,由山西省文联、晋城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大道至剪——张永忠剪纸艺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既有传统的剪纸小品,亦有现代审美意韵的巨幅作品,该展览是山西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民间文艺传承发展上积极努力的缩影。
山西省文联党组书记李斌致辞
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燕东升致辞
山西群众艺术馆研究员段改芳致辞
艺术家张永忠致答谢词
原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赵少华,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董耀鹏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山西省文联党组书记李斌、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燕东升、山西群众艺术馆研究员段改芳在开幕式上分别致辞,开幕式由中共晋城市委常委、副市长、宣传部长武健鹏主持。
展览现场
晋城张永忠剪纸艺术,是山西民间艺术的杰出代表,具有丰富想象力和地方文化特色。神话世界或日常生活是其常见题材,其中,神异形象包括人类始祖神祇伏羲、黄帝、炎帝、仓颉,“辟邪”的龙将军、虎将军,“招魂”的抓髻娃娃等,古朴稚拙,神秘狞厉;“山连山,沟套沟,一张木犁俩牲口”的劳作场景,“黄道吉日开,花花喜轿娶回亲”“怀胎正月正,小奴头发蒙”等人生喜乐画面,则散发着乡土气息,浸透人生况味。本次展览中,巨幅剪纸《中华炎帝魂》是张永忠传统型主题剪纸的集中代表,颇具视觉张力。而《尘劳吟》等剪纸作品则以简约单纯的语言形式表达着漫长的岁月里的意味深远,耐人寻味。
据了解,张永忠是韩山堂剪纸的第五代传承人代表。发源于山西高平的韩山堂剪纸,就是以图腾祭祀剪纸和民俗剪纸为特点。从清晚期至今,一直以师徒传承的方式发展。张永忠剪纸既有传统剪纸艺术的内涵和特点,又具有强烈的现代艺术创作特点。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评价道:“张永忠的剪纸艺术从传统中走来,采用民间语言,以剪为主,刀风灵透,起承转合间富于巧思。其章法布局突破了菱形、方格、角隅等传统剪花造型图式,既有小品剪纸的通透,亦有巨幅剪纸的气派。从《人生谣》《祈福乐》《岁月歌》《四季调》等作品看,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具有当代生活审美风格,拓展了剪纸艺术的表现空间。”
学术研讨会现场
“劳者歌于事”,乡土剪纸以天真的形式、亮丽的色彩表达人们对美的渴望,不论形制大或小、意象夸张或真实、风格粗犷或细腻、平实或华美,都体现着创作者的生活经历,包含刚健质朴、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古往今来,剪纸装饰生活、表达情感、寄托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富有特色的纹饰谱系、民俗符号和艺术创造,积淀着中国人的集体文化意识。剪纸的活态传承,离不开民间艺人、艺术家技艺的传承、精进和创新,离不开更广泛的民众的关注、欣赏和传播。从这个意义上说,张永忠剪纸艺术展览在中国美术馆的举办,不仅是在国家艺术殿堂对剪纸艺术的一次聚焦、阐释和交流,更是民间艺术的创造力和创造精神的一次当代呈现,是推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努力。
(图片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