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9
12月18日,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老鼠嫁女》,以崭新的姿态亮相山东济南宝贝剧场。
鼠大王想把自己唯一的女儿嫁给最厉害的英雄,以重振老鼠王国雄风。鼠公主已有心上人——鼠来宝,但鼠大王觉得鼠来宝再好也只是一只小老鼠,他决心要去外面的世界寻找。历尽艰辛后,鼠大王发现每件事物都有长处和短处,他陷入了深深的思索……《老鼠嫁女》的剧情通俗易懂、扣人心弦,被业内专家评价为儿童剧寓教于乐的成功探索。
优秀传统文化怎样与新时代接轨?传统故事题材的作品,如何吸引新时代孩子们的目光?过去两年,济南市儿童艺术剧院坚持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坚持内容为王、创意致胜,提高文艺原创能力,在探索中突破超越,在融合中出新出彩,着力增强文艺作品的吸引力、感染力。
《老鼠嫁女》,就是济南市儿童艺术剧院创新故事表达方式的一次探索。
该剧以儿童剧特有的表现形式为基础,融入戏曲等程式化表演,配以山东民间音乐曲调、京剧曲牌,运用唢呐、古筝、琵琶等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并融合了山东的多种非遗元素进行创作。
剧中,京剧《春草闯堂》《闹地府》《大闹天宫》等作品中没有语言的程式化表演,都被《老鼠嫁女》创作团队进行了借鉴。
“目前很多舞台艺术表现形式都跨界融合多媒体、现场乐队,借鉴其它艺术表现方法。比如曲艺借鉴歌舞,杂技借鉴戏曲,戏曲借鉴话剧等。”《老鼠嫁女》导演于杨介绍,该剧最早的创作想法是,既然讲中国故事,就要充分展示中国元素。而传统的舞台表现形式,显然无法满足现代群众的审美需求。《老鼠嫁女》将儿童剧与其他艺术形式有机融合,目的是实现传统文化的多样化表达。
相关专家认为,《老鼠嫁女》采用无语言肢体剧的表现形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故事呈现在舞台上,将观众的关注点放在表演本身,使“讲故事”不再被语言束缚,不受年龄、地域的限制。同时,融合多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国家级非遗元素、戏曲元素等,在表达“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道理的过程中,打开传统文化传播的突破口,提升观众的传统文化素养。
创作单位济南市儿童艺术剧院负责人任晓坪介绍,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为引领,《老鼠嫁女》将进一步精益求精、边演边改,在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实施中着力提升作品质量,更多地走进社区、学校演出。同时,从传统文化中提炼符合当今时代需要的思想理念、道德规范、价值追求,赋予新意、创新形式,进行艺术转化和提升,创作更多具有中华文化底色、鲜明中国精神的文艺作品。
(济南市儿童艺术剧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