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3
2022年福州市两会上,林祥崧提交立法保护传承中医药类非遗项目提案
1月12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京举办中医药动漫形象“灸童”见面会。“灸童”已在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亮相,向世界展示中医药文化。在1月10日刚闭幕的2022年福州两会上,新当选的福州市政协常委、尚干林氏中草药疗法非遗传承人、福州福其祥中医院院长林祥崧建议,通过推动地方立法,保护传承中医药类非遗项目,弘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
尚干林氏中草药非遗疗法在林祥崧的治疗中广泛运用,受患者好评
在福州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林祥崧提交了《促进福州中医药发展的建议》。林祥崧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出台后,29个省市印发落实举措,18个省份新修订地方中医药条例,福建也印发了《福建省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规定》。
“福州市中医药历史悠久,中医药文化资源丰富,多个项目被列入各级非遗项目。”林祥崧提出,福州市高度重视立法保护非遗,出台了《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定》《福州市闽剧保护规定》《福州市软木画技艺保护规定》《福州市脱胎漆器技艺保护规定》《福州市寿山石雕刻技艺保护规定》等多部非遗保护法规。基于福州中医药事业基础相对薄弱的现状,福州有必要针对中医药发展实际,制定相关政策,尤其可借鉴其他省市和福州其他非遗项目立法保护的做法,出台福州中医药类非遗项目保护法规。
“中医药类非遗保护不少,但是基于保护的比较多,有效开发利用、主动服务并参与竞争做大做强的比较少。除文旅局有相关活动外,相关扶持也比较少。”林祥崧建议,要鼓励福州市各级中医药非遗项目保护单位、传承人加强服务能力,设立非遗工作室并予以适当扶持和补贴。对有意向做大做强的非遗传承人与项目应予以大力支持,尤其在土地,资金方面应制定特别政策给予特别待遇。
尚干林氏中草药疗法非遗项目参加“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2022元旦迎新活动
在民间,有许多有口皆碑的中草药“灵丹妙药”,特别是少数民族青草药,但除了部分列入中药品种外,还很多在药书上无记载,也未被正规医院广泛使用。福州市少数民族中医药特色突出,如畲族等中医药使用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并有多个项目被列入各级非遗项目,但因仅是口口相传,并存在着传承人或从业者无医疗资质等问题,在开展诊疗活动中面临风险。
此前出台的《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支持建立福州市中医院青草药种植应用与教学科研基地”“继续开展民间中医药(含青草药)验方收集整理汇总工作,加强畲医畲药等民族医药研发”,但实际执行过程中缺乏政策配套和支持,青草药在医疗机构的使用面临不合法的尴尬处境。林祥崧建议卫生主管等相关部门充分利用政策,通过人大立法等各种渠道来规范这一类中医药从业人员,并使身份合法化。针对青草药验方,制定特殊政策,使青草药验方和制剂能在医疗机构使用。
“福州中医药事业基础相对薄弱,中医人才匮乏,中医药产业化不够、社会力量参与度低。”林祥崧提议,加强中医药服务机构建设,鼓励各地政府加大投入,加快培育现有各区县中医院的中医服务项目和服务能力;充分利用福州高校的资源,加快中医专科人才的培养;推动师带徒机制,加快公立中医院名医带徒的培养;支持确有专长医师可以合法上岗,并在医疗机构中设立相应岗位;将各级中医医疗机构纳入中医医学教学基地;加大中医药产业的培育扶持,设立专项基金以及增加融资渠道,在中医药生产、中草药种植等予以扶持;鼓励社会力量和资本参与中医药事业,加大扶持力度,在政策方面力争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的政策补贴方面与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同等待遇。
群众参加尚干林氏中草药疗法非遗项目现场体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林祥崧表示,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工作方针,运用政府主导、部门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的工作方法,加强中医服务体系建设,拓展中医服务领域,提高创新发展能力,推进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提升福州中医药事业发展水平,打响“榕派中医品牌”,为建设“健康福州”做出贡献。
尚干林氏中草药疗法非遗项目现场体验,受孩子们喜爱
(文中照片由采访对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