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 | 红色文化赋能城市新旅游

   2022-05-13

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建设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近两年,红色旅游产品的游客群体也正在快速的年轻化,年轻人已成为红色旅游市场大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点和推动力量。据行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红色旅游人群年轻化特征明显,“95后”和“00后”占比近50%,他们对红色文化的接纳和喜爱正在不断提高,这也成了红色文旅的重要趋势。

作为红色圣地的延安,是红色革命精神和遗迹遗存最丰富的城市之一,这几年,延安也在通过路径探索和模式创新来推动红色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万达集团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发展趋势,秉承面向市场、服务终端的宗旨,在延安红街设计全过程始终强调将红色文化与旅游产品深度融合。

沉浸式互动让游客共情、共鸣

延安红街在业态规划及内容方面注重对红色文化的创新性表达,在延安红街创新打造了超过60%互动体验式业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大型沉浸式情景剧《再回延安》。《再回延安》由万达集团文旅规划院创意、国内知名导演创作的国内首部大型红色室内情景体验剧,是延安首部红色主题行进式情景体验剧,也是国内首部选择长征这段红色征程作为精神内核的沉浸式情景剧。《再回延安》在互动体验上进行了许多突破性的尝试,比如让观众“走着”看表演,观众摆脱常规的舞台镜框模式,与演员几乎是零距离,跟随情节依次进入每个表演区,多个场景无缝切换,有机衔接,同时利用声光电、人造风雪等高科技手法产生全维度的参与体验感,让观众以全新方式融入剧情,沉浸体验红军长征中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辛革命历程。让观众在走进剧场时,不仅仅是一个观看者,更是一个亲历者,当他走出这座剧场时,便成为一个传承者。《再回延安》是红色文化与旅游产品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的经典作品。

《再回延安》

红色文化元素也被融入到延安红街的角角落落。比如会师广场栽植的杜梨树,树下石桌石凳及吴起镇的会师石,完美复现毛主席在杜梨树下指挥“切尾巴”战役的场景。长征步道,以中央红军的长征路线为创意线索,结合长征起始点的标志意义、以及对场地条件的恰当利用,重点打造瑞金、遵义会议、飞夺泸定桥、爬雪山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场景感,提升了游客参与感。

延安红街以注重科技互动,将红色文化与实地体验相结合,打造众多创新互动体验式项目,事实证明,沉浸式互动体验项目以真实的红色历史背景给游客营造了代入感,从而吸引一大批年轻人,让他们在游玩中感受到历史事件,引起他们与红色文化的共鸣,是探索红色文化与旅游产品深度融合的经典作品。

红色文化助力文旅新发展

作为革命老区、红色圣地的延安,多年来一直在通过模式创新来实现红色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延安红街作为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红色文旅标杆项目,将吃喝玩、游购娱和红色主题教育完美结合,为红色文旅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为了让红街留住游客,拥有长久的生命力,延安红街着眼于延安民俗文化,打造了全方位了解延安乃至陕北优秀文化的沉浸式文旅体验街区,这条街将各种民间艺术形式,如安塞腰鼓、延安剪纸、吴起泥塑等陕北非遗技艺,以及陕北文化精华等萃取出来,与红街文化相辅相成,找到一种新颖的方式,让它们在延安红街这种全新的场景中继续释放活力,不仅展现了传统艺术的历史底蕴和深厚魅力,还让游客感受到地方特色的强大文化吸引力。

除了传统民俗文化之外,延安红街以红色文化为主题,准备了丰富的红色文旅体验项目,让游客能够处处感受到红色情怀的熏陶。如会师体验馆、红色征程VR体验馆、红色记忆馆、红色钱币艺术馆、红色大生产博物馆、星火燎原主题蜡像馆、千金药局等多个红色文化展陈馆,这批集中呈现的特色红色文化展陈馆,使得延安红街区别于传统的商业街,大大增强了延安红街的红色文化氛围。

延安红街

“一定要围绕红色精神内核持续创新、不断挖潜,才能给红色旅游未来的爆发创造更多机会。”正如万达文化集团首席副总裁兼文旅院院长胡章鸿所说。延安红街作为红色文化赋能城市新旅游的典型案例,不仅是商业模式上的创新,也是完善红色旅游综合功能的创新,更是红色旅游表达方式和游客体验感的创新。如今,延安红街成为红色文化旅游新的经典之作,未来,万达集团还会继续围绕红色文化内核持续创新,挖掘新的发展潜力,不断谱写红色文旅市场新传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编:袁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