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5
温州古为瓯地,也称东瓯,公元前192年,东瓯王驺摇建都温州,是东瓯王国的故地。公元323年首次建郡,唐朝时(公元 675 年)始称温州,至今已有2200余年的建城历史。历史上,中原文化、海洋文化、山地文化等文化交融,形成了独特的瓯越文化,是中国山水诗的发源地,中国戏曲的发祥地,中国改革开放的样板地。依山傍海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瓯越大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也造就了温州人敏于风气之先的精神和温州城市的开放活力。
洞头-鸟岛风光
洞头-望海楼
温州是风光优美、生态优良的山海之城
温州位于中国黄金海岸线的中部,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商贸城市和浙南、闽北、赣东区域中心城市,是全国第一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长三角区域27个中心城市之一和浙江省三大核心城市之一。
温州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境内地形多样,气候温和,风光优美,生态优良。温州城市“连五斗之山、通五行之水”的山水斗城格局,体现了“尚象制器”、取法天象的营建理念,是中国古代堪舆学运用于城市建设的典范。温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气候宜居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打造国际化休闲度假旅游城市,是温州的战略目标。
乐清-大龙湫
温州人是吸收“山海”精髓的特殊群体
山海交错的地理环境,塑造了温州人的精神品格。温州人上山下海,艰苦奋斗,不断拓展生存空间。在温州人身上,既有山之稳重,也有海之灵动;既有山之宽厚,也有海之奔放;既有山之高拔,也有海之博大。
温州文化遗存丰富。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列全省前茅,现有人类非遗项目4项,国家级非遗项目35项;文物和文保单位数量庞大,仅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多达33处。
温州名人辈出。古代有佐汉灭秦的东瓯王驺摇、开创永嘉禅宗的玄觉大师、集事功学说之大成的叶适、《琵琶记》的作者高则诚、明代开国元勋刘基、嘉靖内阁首辅张璁等,近代有晚清经学大师孙诒让、一代词宗夏承焘、五四新文化运动巨擘郑振铎、新中国文物考古事业奠基人夏鼐、国学大师南怀瑾等,此外还有享誉中外的数学家群体、语言学家群体、书画艺术家群体……他们生长于温州的山海之间,跨山越海,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生动地诠释了什么叫温州人精神。
鹿城-江心屿
温州是积极融入世界的开放之都
温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很早就开启了“走出去”的历史进程。在古代,温州就是重要的造船基地、外贸港口和东亚海上航线的交汇点。近代以来,不但有大批留学生远渡日本欧美,更有数以百万计的温州人漂洋过海,散布于世界各地,使温州成为著名的侨乡,三百多个侨团把温州和世界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发祥地,“温州模式”一度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样板。目前温州的GDP位居中国内地30强。温州投资环境优越,工商业气息浓郁。有175万温州人在全国各地创业,有近70万温籍华侨分布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机场、高铁、公路、港口、运河、城市轨道等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为温州的对外交流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龙湾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超千万人次,在全国地级市中位居第二。
平阳-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南麂列岛
温州拥有诸多“世界级”金名片。人类非遗项目(永嘉昆曲、乐清细纹刻纸、泰顺廊桥营造技艺、东源木活字印刷术)数量傲居全国设区市第二,雁荡山、南麂岛分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苍南矾山有“世界矾都”之美誉,温州已连续举办了两届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七届国际时尚文化产业博览会、五届世界温州人大会。
开放的时代赋予温州新的机遇。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出访东盟国家时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是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发展国际海洋合作关系的重要决策。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深入发展,东亚成为世界经济中的弄潮儿,发展最快、最活跃,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文化交流、经贸合作伙伴。
永嘉-石桅岩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2021年5月,经过三年的创建,温州喜获2022年“东亚文化之都”,这是温州城市极其可贵的国际金名片。温州将充分挖掘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沿海开放城市与全国重点侨乡的优势与潜力,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促进区域合作,谋求共同发展,履行好光荣的文化外交使命,让“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在21世纪的今天发扬光大!
(图文来源: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