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 三百年历史的云南“非遗”——滇剧,深情演绎张桂梅老师的故事

   2022-09-08


她是孩子们口中的“张妈妈”

为山区的孩子们撑起一片天

希望她们

远方有灯,脚下有路,眼前有光

这是一个拥有三百年历史的非遗剧种

它的唱腔既海纳百川

又具有云岭大地的独特色彩

是云南最具特色的戏剧名片


2021年,云南省滇剧院创排大型新编现代滇剧《张桂梅》,以此庆祝建党百年。在第38个教师节到来之际,2022年9月7日至8日,滇剧《张桂梅》将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以此讴歌时代楷模,致敬人民教师。该剧以省滇剧院为主创团队,特邀周龙担任导演、王达成担任副导演、执排,剧作家李世勤、省滇剧院青年编剧张莘嘉担任编剧,刘靖伟、马艺维、孙琳担任音乐创作,江萍、李伟、陆湘璇、白东京等演员出演。作为一场新创现代滇剧,省滇剧院坚持守正创新,在滇剧传统声腔的基础上,融合华坪的民族音乐元素,将滇剧的3大声腔及众多的杂腔小调都运用到该剧中。

在滇剧《张桂梅》创作过程中,云南省滇剧院的创作者们多次深入到华坪县实地采风和师生同吃同住,深入了解张桂梅老师的生活与工作,了解师生眼中的张桂梅,提炼出鲜活生动的人物和故事。历经剧本数易其稿,创排团队的精细打磨,滇剧《张桂梅》用最质朴的云南声音塑造了张桂梅这一伟大的人物形象,将张桂梅从初到华坪成为民族中学教师,再到华坪女高校长的经历浓缩在两个小时中,通过家访之难、筹款之艰、建校之苦等篇章,塑造出一个生动的张桂梅。创排过程中,工作人员细心揣摩、用心体会,将张桂梅的大爱精神融入到每一次排练与研讨中,正如主创团队所言,希望能够用真心展现真情,通过细腻的肢体语言与纯粹的云南乡音将张桂梅老师的内心展现给观众,让这份无言的大爱在舞台之上绽放耀眼光芒。

有观众表示,这部剧让他第一次了解到这位看似严肃到苛刻的女校长柔软的内心。“她是真正的教师,不止教会学生知识,更给了孩子们广阔的天地,而她自己却不求回报。”也有来自云南的观众表示,很久没有回家,能在北京听到家乡的声音百感交集。“我是从云南山村里走出来的孩子,从县城到昆明上大学,再到北京工作。在我小的时候身边也有像钟秀一样的姑娘或小伙,年幼时没什么感觉,如今回想起来真觉得可能就是一生的遗憾。张桂梅老师的伟大之处在于她的大爱,值得带家人和孩子来看。”

张桂梅老师(右)与云南省滇剧院院长王润梅亲切交谈

张桂梅老师观看滇剧《张桂梅》演出

2021年12月,滇剧《张桂梅》巡演走进华坪县,为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师生进行专场演出。观看演出时,张桂梅校长不时摘下眼镜擦眼泪。观看演出后,张桂梅上台与演员紧紧拥抱,感谢艺术家们在舞台上呈现了如此鲜活动人的故事。在舞台上饰演张桂梅的云南省滇剧院院长王润梅感叹道:“当我和张桂梅紧紧相拥时,莫名地有一种温暖、一种力量传递到了我的心中。”

剧情简介 

滇剧《张桂梅》的故事从张桂梅初到华坪开始说起,初来乍到,华坪的一切于张桂梅而言都是新的。也许是命中注定,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张桂梅遇到了学生钟秀——一个让她铭记一生的辍学女孩。

从钟秀的那双眼里,透出了对知识的渴望,也开启了张桂梅艰难而又坚持数年的家访之路……漫漫家访路,遥遥建学期,哀哀筹款难,而这一切张桂梅都挺过去了,眼看华坪女子高中落成,目送着一群群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走向世界,她也就放心了。

正可谓,为了一个儿,行了千里路。为了一个家,翻了万重山。为了一个梦,忍了千般苦,为了一颗心,受了万般难。这就是华坪女子高中的校长张桂梅,这就是每个中国人心里伟大的人民教师。

来自彩云之南的古老剧种

与张桂梅老师的故事

将为国家大剧院

“非遗戏曲剧种展演”揭幕

你儿时听过的家乡戏

和那些带给你感动的中国故事

还将陆续鸣锣唱响在国家大剧院舞台

一起期待吧!


责编:勾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