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2
土耳其近日发生的7.8级和7.5级地震以及随后发生的多次余震和其他地震,给哈塔伊省、卡赫拉曼马拉什省、加济安泰普省等南部11个省造成严重破坏,带来重大物质损失和人员伤亡。与此同时,地震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当地的文化遗产和旅游业发展。在国际组织以及多国政府和民间力量的支持下,土耳其当局正着力开展相关的修复、重建和恢复工作,文化和艺术在这其中发挥了特别作用。
世界遗产受损,修复工作将尽快开展
受地震影响强烈的土耳其东南部区域拥有丰富的古代遗迹和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诞生的摇篮之一。在这次地震中,很多遗产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世界银行近日发布的《全球灾后快速损失估计报告》重点评估了土耳其的直接物质损失,并表示对文化遗产地的损失是严重低估的,因为与文化遗产损失相关的价值十分复杂,难以量化。
迪亚巴克尔位于底格里斯河畔,是美索不达米亚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迪亚巴克尔要塞和赫夫塞尔花园文化景观”的一部分,迪亚巴克尔要塞拥有5.8公里长的庞大城墙,要塞城墙、堡垒和清真寺等古建筑,历经几百年沧桑仍被完好地保留下来,但在此次地震中,要塞部分建筑被毁坏。地震还造成另一世界文化遗产、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迹——加济安泰普城堡严重受损。加济安泰普城堡始建于公元2世纪至4世纪的罗马时期,被作为瞭望塔使用,此后还发挥了多重作用。此次地震造成城堡的东侧、南侧和东南侧堡体坍塌,环绕城堡的金属围栏也被震得七零八落,堡体一些部位出现大的裂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在动员其专家建立准确的损失清单,以迅速保护和稳定这些遗产地。有文物专家指出,世界遗产的修复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或将持续数年。
作为文明之城安塔基亚的所在地,哈塔伊省是许多文化宝藏的所在地,也是受此次地震影响最严重的省份之一,该省许多有名的清真寺、教堂被损毁。被视作马拉提亚省历史象征的耶尼清真寺,始建迄今已有180年历史,其多次在地震中受损,又多次被修复后重新开放。此次地震中,耶尼清真寺结构严重受损,穹顶坍塌。
庆幸的是,根据土耳其驻华大使馆提供的信息,一些重要历史遗迹在大地震中得以完整保存,或只受到轻微伤害。如加济安泰普知名的泽乌玛马赛克博物馆,建筑和文物都没有受损;埃拉泽省有着5000年历史的哈普特街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临时遗产名录,自建成以来经历多次地震,但并未损坏;尚勒乌尔法考古博物馆拥有1万多年历史的文物在地震中保存完好,该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土耳其文化和旅游部批准后尽快接待游客。
土耳其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埃尔索伊日前宣布,该部已完成对11省地震灾区博物馆和历史建筑的损毁评估工作,将尽快拨付资金开展文化遗产的修复工作。
刚刚复苏的旅游业又遇“倒春寒”
在疫情发生之前,土耳其经济高度依赖国际旅游业。今年2月初,土耳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2022年土耳其旅游业相关数据。据土耳其海关记录,2022年土耳其共接待游客超5140万人次,与2019年相比,游客接待量已恢复约99%(2019年游客接待总量为5180万人次)。2022年,土耳其旅游收入达到463亿美元,与2019年相比增长了19%。“这些数据证明,土耳其已经走出疫情影响。”埃尔索伊充满信心地表示,土耳其有望在2023年吸引6000万名外国游客,并获得560亿美元的旅游收入,同时有信心在2028年实现接待游客9000万人次、旅游收入1000亿美元的目标。
然而,地震让刚刚复苏的土耳其旅游业又经历了一场“倒春寒”。一位土耳其导游表示,尽管西部的伊斯坦布尔、中部的卡帕多奇亚等土耳其主要旅游城市并不在地震区域,对目前土耳其旅游的直接影响不大,但很多游客还是会因担心安全问题或其他变故而取消旅行计划。此外,近期土耳其多地遭遇恶劣天气和洪水灾害,也给游客出行带来影响。另据了解,受土耳其地震的影响,原定于2月8日至11日在伊斯坦布尔举办的第26届东地中海国际旅游展延期至4月举行。作为全球五大旅游展会之一,东地中海国际旅游展每年都能吸引众多行业的专业人士和游客,今年展会是否会受到影响还有待观察。
抗震救灾,文化艺术发挥独特作用
土耳其地震发生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国际移民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和慈善机构积极开展需求评估并提供援助,100多个国家向土耳其伸出援助之手,中国也在驰援土耳其的国家行列。据报道,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第一时间向土耳其和叙利亚提供紧急援助,首批向土耳其提供的紧急援助达4000万元人民币,包括派遣重型城市救援队、医疗队,提供土耳其急需的救灾物资等;中国社会各界也向土耳其和叙利亚伸出援手,通过各种渠道捐款捐物,社交媒体上传播着很多动人的故事。对此,中国驻土耳其大使刘少宾表示,这体现了两国患难与共、守望相助的友好情谊,也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另据当地人士介绍,中国驻土耳其大使馆投入很大精力参与救灾和保障工作,也与当地文化和旅游部门等积极接洽,了解对接相关工作,助力土耳其灾后重建。
值得关注的是,在筹措救灾和重建资金方面,土耳其本国及国外的艺术家和艺术界平台努力凝聚行业力量提供支持。如3月初举办的第16届迪拜艺术博览会,主办方决定捐出展会在线门票销售额的50%,以支持在土耳其南部和叙利亚北部的地震受害者。另外,英国、荷兰等地的创意平台、艺术基金会也在灾后组织艺术家捐赠作品并开展拍卖活动,通过销售画作和艺术品以及摄影作品等,为当地慈善组织募集资金。
对土耳其人民而言,文艺本身也发挥着抚慰人心、鼓舞士气的重要作用。阿马西亚省公共图书馆在地震后派流动图书车前往帕扎尔奇克区支援地震灾民,图书车上有很多书籍和教材,还提供上网、观影等服务,孩子们可通过参与图书车提供的绘画、数学和智力游戏等活动来平复地震带来的负面影响。此外,最近在伊斯坦布尔举办的几个艺术展览也以不同方式呼应和观照地震的影响。土耳其艺术家奇·德米与乌穆特·托罗斯举办的“超越风景”展览虽然在地震之前策划和开启,但艺术家所拍摄的地震图片等,表达了全国范围内正在经历的悲伤和迷失感。“大地与结构”“集体治愈”等艺术展览中,艺术家对地震记忆的展现,有关失去、治愈和转变、抗争等方面的主题,也与地震的影响产生共鸣,并希望借助艺术的力量做出改变。
2023年3月22日《中国文化报》
第4版刊发特别报道
《文化艺术界发挥独特作用 助力土耳其灾后重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