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旅途遍开文明之花

   2023-11-04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文明旅游宣传引导十佳案例、优秀案例名单。这些案例创新宣传引导内容、手段,拓宽渠道载体,健全激励机制,在引导践行文明、绿色、安全旅游,规范约束旅游不文明行为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本版选取西安、武汉、河北3个典型案例,介绍其在文明旅游宣传引导方面形成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与做法。


以古风礼仪当好新时代文明使者

中国文化报驻陕西记者  秦  毅

“好汉!大庭广众之下,请提履穿之。”“好汉!悠悠草木皆生命,请勿踩踏。”……在古老的西安城墙上,高大威武、身着仿古铠甲的“金甲武士”们列队巡城,不时停下来劝导不文明行为,引得众多游客点赞。


西安城墙始建于隋代,扩建于明代,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人们漫步于历经千年风雨的西安城墙,仿佛行走在历史与现代交错的中转站。在文化遗产之上,西安城墙景区创新文物保护、文化传承和文明引导方式,组建了城墙礼仪方队“金甲武士”文明志愿服务队,将古代礼仪和传统文化融入文明劝导,让独具历史韵味的西安文明之风以创意互动的形式体现,让文明引导变得有趣而自然,并且成为社交媒体上的“流量担当”,更好、更大范围地传播文明旅游风尚。近日,该景区申报的“传承优秀文化 创新宣传引导 金甲武士担当文明使者”案例入选第一批文明旅游宣传引导十佳案例。


▲西安城墙“金甲武士”    西安城墙景区供图


记者在西安城墙永宁门看到,城墙上游人如织,而“金甲武士”巡城队伍每经过一处,都会引来众多游客围观拍照。一名游客坐在女儿墙上歇脚,“金甲武士”上前一揖,朗声说道:“好汉!城池久矣,恐有安危,请移步。”游客连应“好、好”,马上起身离开。


“这些帅哥一身古代武士装扮,还使用古人的话语,让人觉得很新奇,很有沉浸感。被劝的人也不觉得生硬,挺有意思。”来自山东的游客陈女士表示,这不但营造了良好的文明氛围,还成为一道风景,很有特色。


据了解,“金甲武士”创建于2006年,原为西安城墙管理委员会旗下的一支礼宾仪仗队伍,主要承担开城仪式、“皇城羽林卫”武士换岗仪式等系列“城墙武士”文化IP展演任务。后来,这支队伍组成城墙文明志愿服务宣传队,开展“金甲武士”文明行为引导活动。


礼宾仪仗队队长刘明表示,“金甲武士”也想为宣传文明旅游出一份力,从而将古代礼仪和传统文化融入文明劝导,让文明劝导更具文化特色。


“‘金甲武士’是西安城墙主要的文化IP之一,能让文物‘活’起来。”队员田永涛表示,景区这些年一直在深挖城墙历史军事文化,推出了许多具有特色的文化体验项目。今年,还通过挖掘城墙历史文化内涵,增加了“大唐女将军”“鸿胪寺卿”等IP,兼顾“波斯客”“唐小妃”“李小白”等成熟IP形象的深度开发,通过多样互动形式,不断扩大文明志愿服务宣传队体量,擦亮西安城墙文明旅游的金字招牌。


作为西安的标志性景区,历经岁月沧桑的西安城墙以其独特的魅力向世人讲述中国故事。每天,“金甲武士”们列队在景区仗剑巡城,他们仿佛从盛世长安走来,并且在时光流转、历史传承、文化自信中,当好新时代的文明使者,让古今交融,绽放文明之花。


课堂走进实景 宣导融入潮流

中国文化报驻湖北记者  瞿祥涛

金牌导游宣讲诚信文明出游,景区工作者带来科普环保课,现场上演科普环保主题剧……2023年武汉市民文旅大讲堂第一期走进武汉极地海洋公园,迎来大批家长带着孩子聆听。文明旅游知识向广大市民游客零距离推广。


课堂上,国家金牌导游、研学专家冯俊莹为大家主讲文明旅游课《诚信有礼,文明出游》。如何打造“无废”景区,保护生态环境?武汉极地海洋公园企鹅组组长罗成带来科普环保课《保护企鹅守护蔚蓝》,孩子们踊跃答题,现场气氛热烈。


大型科普环保主题剧《极地奇缘》也成为“授课内容”。“我们把垃圾带出去扔进垃圾箱,不要学剧中的垃圾国王,污染海洋。”演出结束后,一位妈妈带着4岁的儿子将吃过的薯片包装袋拾起,带出剧场。


▲武汉市民文旅大讲堂在武汉极地海洋世界开讲2023年第一期 侯钰倩 摄


“来,我们一起签个名。”在武汉极地海洋公园内设置的文明旅游打卡点,市民游客纷纷在“武汉以我为荣”文明旅游倡议墙上签名,承诺出外旅游讲文明。


武汉市民文旅大讲堂由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是武汉坚持多年的文明旅游品牌活动。“课堂走入实景,融入趣味情景剧、文明旅游说唱等潮流形式,武汉市民文旅大讲堂致力于打造形式创新的正能量课堂、互动好玩的开放性课堂、‘干货’满满的知识型课堂。”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


“文明旅游的种子从内部开始建设,提供文明安全舒适便利是首要职责。”时长两分半的《2021武汉文明旅游指南》里,武汉东湖、长江大桥、红色旅游巴士纷纷出镜,文明旅游的相关要求和概念伴着欢快的旋律说唱出来。网友纷纷感叹被文明旅游“神曲”感染。


这是武汉市民文旅大讲堂的又一种表现形式,把文明旅游唱出来,让市民文旅大讲堂“动”起来。中南财大旅游管理系教授舒伯阳曾为此点赞:“表达方式的不断创新,对推广文明旅游理念可以起到倍增器的效果,结合说唱等潮流时尚元素,可以让文明旅游更容易被年轻人接受和二次传播。”


武汉市民文旅大讲堂还推出了系列情景剧、互动视频、答题闯关、红色旅游寻宝游戏等全新的文明旅游“打开方式”。结合武汉市系列文旅活动背景,推出京剧、汉剧名角换装游园体验活动,让市民亲身体验戏剧之美;在实景中说戏,邀请名家名角讲述武汉戏码头的文化背景,以及各类相关文明旅游等知识;参照潮流剧本探险模式,融合红色场馆情境,请市民带着孩子一起完成红色寻宝任务,随着解锁一个个任务,深度了解红色故事,情景融合体验革命英烈的感人事迹。


此外,为打造有实效的文明旅游知识传播平台,武汉市民文旅大讲堂将文明旅游知识与高质量发展、国家安全、信用提升、文史知识等有机融合,推出有奖文明旅游知识闯关赛、文明旅游承诺挑战赛等形式,增强活动参与性,让市民在游戏过程中收获满满。


据介绍,2018年至2022年,武汉市民文旅大讲堂共举办36期,全网超2千万人次参与线上、线下互动。2023年结合“武汉以我为荣”文明素养提升行动,继续开展了4期活动。


以文明旅游绘就旅途最美风景

中国文化报驻河北记者  李秋云  实习记者  范海刚

文明旅游是中国式现代化旅游场景中的应有之义,也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明旅游工作,把文明旅游工作写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河北省加快建设旅游强省行动方案(2023-2027年)》等文件中。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不断创新文明旅游工作方式,完善工作措施,持续擦亮“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品牌。


“谢谢,非常感谢!这个倡导特别有意义。”国庆假期,河北承德避暑山庄迎来了客流高峰期,承德市旅游和文化广电局组织志愿者走进景区,在向过往游客、市民提供志愿服务的同时,通过发放宣传单页等,积极倡导文明旅游,收获许多游客点赞。


“抓住‘五一’、中秋、暑假、国庆、春节等重点出游时段,集中开展文明旅游宣传引导的同时,各地还将朗诵、情景剧、快板书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融入进来,花式演绎文明旅游。”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中国旅游日”作为传播文明旅游的重要平台,河北连续两年发起文明旅游倡议,为文明旅游示范单位代表授牌,邀请国家级示范单位作典型发言,效果良好。


近年来,河北文旅系统积极利用多种渠道大力普及文明旅游知识,成为河北推进文明旅游的一个缩影。承德市开展“文明旅游我先行”业务素质培训,在A级旅游景区设立志愿服务站;张家口市聚焦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沿线,组建65支旅游景区文明旅游志愿服务队;衡水市组建旅游“啄木鸟”志愿服务团队,持续招募文明安全旅游引导员……


除了线下宣传,河北还高度重视网络宣传,充分利用官方网站、微信、微博、短信等渠道,发挥各类短视频平台优势,加强与在线旅游电商、电信运营商合作,不断扩大宣传覆盖面。保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平涛介绍,当地构建了市、县、乡(镇)三级宣传网络,积极引导文旅企业争创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去年保定市主动申报创建文明旅游示范单位企业达到48家,创建范围覆盖22个县(市、区)、开发区。


2022年,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荣誉称号。冬奥会前后,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将文明旅游工作贯穿文化宣传和住宿服务保障始终,连续4年深入张家口冬奥赛区开展签约饭店文明旅游培训和服务质量提升活动,线上、线下累计培训超1.5万人次,使崇礼区转变为河北省文明旅游高地,同时也带动张家口乃至全省文明旅游工作的提升。


近年来,为推动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河北在“五带”重点旅游线路沿线持续开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文明餐桌”“理性参团”“绿色出游”等系列活动,培养广大游客文明意识和行为习惯。同时,依法纠治旅游不文明行为,将文明旅游作为市场秩序整治、督导检查、“体检式”暗访的重要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从2021年开始,河北省积极组织开展国家级和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创建评定工作,严格评定标准,强化典型引导,在全省掀起了文明旅游创建热潮。先后涌现出了山海关、衡水湖、避暑山庄、白石山等国家级标杆示范,提高了从业人员文明素质和文明旅游工作水平,营造了推动全省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


专家观点

文明旅游宣传引导案例多有创新

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开发运营专委会主任  林  峰

本次公布的文明旅游宣传引导案例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创新宣传引导内容,如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紧紧围绕“建设文旅融合、全域全季的现代化旅游强省,让‘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成为新时尚”的宣传口号,不断推动文明旅游工作。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打造“小军军”文明旅游推介官IP形象以及各类衍生文明旅游宣传品,大力弘扬英雄城文明旅游新风尚。


二是创新宣传引导方法手段,如上铁国旅开展“文明旅游随手拍”“最美游客评选”等活动,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出武汉市民文旅大讲堂,西安城墙景区组建城墙礼仪方队“金甲武士”文明志愿服务队,新乡南太行八里沟景区组织“绿色银行”(垃圾银行)垃圾兑换活动,美丽公约公益项目组织“0.5元计划”等特色活动。多样化的柔性引导方式,让劝诫引导更亲民、更有效。


三是创新宣传引导渠道载体,如南京博物院持续打造“南博蓝+大学校”等新平台,充分利用数字化平台为文明工作赋能。


四是创新宣传引导制度机制,如重庆渝中区积极探索文明旅游宣传引导及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管理方式,实现了文旅发展与日常生活的平衡。


未来,文明旅游应充分利用新技术、新理念、新媒体、新机制等,进一步引导践行文明、绿色、安全旅游,规范约束旅游不文明行为。


一是新技术,进一步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数字新技术,在提升文明旅游宣传内容、宣传手段等方面取得实效。


二是新媒体,充分利用各类新媒体平台,加大平台宣传投放力度,鼓励创作多样化、深入民心的文明旅游宣传作品。


三是新理念,鼓励运用融合创新理念,文明旅游与多产业结合,共同探索文明旅游宣传的方式创新、模式创新、活动创新等。


四是新机制,进一步创新宣传引导机制、不文明旅游的约束机制,奖惩分明,营造良好的文明旅游制度环境。


(中国文化报记者  张 婷  采访整理)


放大案例示范效应,助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华南理工大学南方文旅产业研究院院长  江金波

这是我国首次评选开展文明旅游宣传引导典型案例征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进行了十佳案例和优秀案例遴选,促进文明旅游宣传在引导内容、手段、载体、机制等方面开展创新实践,以独特方式助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文明旅游宣传引导典型案例的推出,不仅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程中,文旅领域聚焦文明旅游的生动实践探索,而且是未来一段时期内推动文旅融合实践、加强中国旅游目的地形象建设的有益手段。


文明旅游是见微知著的具体旅游行为点滴外化而汇聚的结果,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体行为的具体展示。从这个意义上说,此次文明旅游宣传引导典型案例的公布,不仅是旅游产业领域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文明实践重要成果展示,而且是文旅行业广泛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案例示范。


从案例名单及其特点来看,案例征集及遴选结果以广义的文明旅游为主导,既有狭义的文明旅游行为案例,如上海以“文明”冠名旅游专列,长春世界雕塑园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等;更多扩大到绿色旅游、主客融合、安全旅游等领域,如重庆市白象居积极探索文明旅游宣传引导及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管理方式,实现了文旅发展与日常生活的平衡,让“网红”景点变成“长红”经典,延边白山大厦培养星级服务团队建设文明安全旅居环境等。


不论是十佳案例还是优秀案例,都不只停留于文明旅游宣传单项维度,更多包括旅游行动,甚至是持续性实践的时空多维度。如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其文明旅游专项基金公益项目持续10年在青藏高原进藏公路沿线开展旅游垃圾捡拾和分类回收,组织“引领者行动”等特色活动,项目现已延伸至新疆,致力于把独库公路打造成为全国文明旅游示范公路。它成为此次公布的十佳案例的杰出代表。


这些案例充分反映了全国各地文明旅游实践的创新智慧和巨大成绩,而借助十佳案例、优秀案例名单公布的契机,这些典型案例必将充分发挥其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为我国文旅融合深度发展以及建设文化强国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文化报驻广东记者  谭志红  采访整理)


2023年11月4日《中国文化报》

第1版刊发特别报道

《让旅途遍开文明之花》

↓ ↓ ↓ ↓ ↓ ↓ ↓ ↓ ↓


责编:张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