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借书像点外卖一样简单”

   2023-12-05

▲ 成都图书馆工作人员正在分拣书籍    成都图书馆供图


11月22日,成都图书馆开通“喜阅到家”图书网借服务平台,从此,读者足不出户,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以借到图书。

“让借书像点外卖一样简单。”读者生动地将成都的此项创新服务形容为“文化外卖”,并为能获得更便捷的借阅体验欣喜不已。据了解,成都图书馆“喜阅到家”图书网借服务平台目前已开通面向全市的图书网借业务,未来还将逐步扩展到成德眉资都市圈乃至四川全省。

网借方便,读者纷纷爱了


▲ 快递员正在打包书籍    成都图书馆供图


成都图书馆新业务“喜阅到家”开启后,图书馆门前的快递员也成了一道风景线。

“活动开通一周时间里,已经有不少读者尝鲜‘喜阅到家’服务,借阅图书1447册次,包裹发货329个订单。”成都图书馆信息自动化管理部主任刘英洁时刻关注着新业务的最新动态。

据介绍,“喜阅到家”图书网借服务平台目前上架了2万余册图书,涵盖文学、历史、哲学、经济等各个领域,可满足市民多层次的阅读需求。“未来还将逐步增加。”刘英洁表示,图书馆拥有的海量图书资源将逐步同步到网借平台。

“下单后最快当天就可以收到图书。”现场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网借图书的便捷操作,注册为成都图书馆读者的市民只需关注“成都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点击“我的图书馆”选择“喜阅到家”完成读者证绑定操作即可使用。

该项服务一经推出就大受好评。不少读者在公共平台留言表示“惊喜”“爱了”“接地气”。读者刘女士还算了一笔账:“书籍一般较重,按册数收费比按重量计费更实惠。”她表示,“喜阅到家”图书网借服务平台的费用低于日常的快递费用,网借省时、省事还省钱。

线下通还,互联互通流转


为摆脱传统图书借阅受时间、地点等条件的制约,让人们在现代科技带来的便捷中回归并享受传统纸质阅读的乐趣,把书香送达城市的每个角落,成都图书馆早在一年前就开始了相关服务的调研工作。

创新服务并未停留在快递环节。“我们的网借图书在线下可免费归还到成都市22家公共图书馆,以及50多家分馆、城市阅读美空间等,还到这些点位后仍可进行二次流通,当地的读者可继续借阅。”刘英洁介绍了“喜阅到家”网借服务的独特之处。她说,这得益于成都图书馆近几年推出的通借通还、社保卡“一卡通”借阅服务,以及在成都市各个区、市、县设立的分馆、城市阅读美空间等,这些前期工作在成都全市构建起一个互联互通的图书流转网,为打通图书借阅的“最后一公里”奠定了基础。

据了解,新系统目前运转良好,为了更好地服务读者,网借系统后台还会对读者的借阅情况进行统计,工作人员会根据网借读者的喜好不定期地对网借库进行补充,保证网借服务正常、高效地开展。

资源流动,即将全面推广


业内人士认为,“喜阅到家”平台的搭建既能较好地满足读者对公共图书资源的需求,让更多人在家就能便利阅读,利于培养和激发读者的读书兴趣,同时又能依托公共图书馆的集成系统,让公共图书馆的优质资源更好地流动起来,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化服务职能。

“图书馆开启‘外卖’模式,是提升成都图书馆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运用‘互联网+’助推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的一项创新举措。”成都图书馆有关负责人分析认为,该项目的实施提高了成都图书馆馆藏图书的利用率,以较少的资金开展线上借阅服务,能超过同等资金建设的图书分馆的借阅量和办证量,资金投入少,社会效益好。开展该项服务,可以把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基层,扩展图书馆服务范围,增加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为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创造良好条件,也为推进全民阅读提供了有力保障。

据悉,下一步,成都图书馆将逐步开通面向成德眉资都市圈乃至全省的图书网借服务。为响应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还将探索整合成渝地区网借库资源,开通线上网借库通借通还等。



2023年12月5日《中国文化报》

第6版刊发特别报道

《“让借书像点外卖一样简单”》

↓ ↓ ↓ ↓ ↓ ↓ ↓ ↓ ↓


责编:陈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