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坪壮欢”:千年古韵有新声

   2023-12-09


▲  二○二三年广西第九届壮欢山歌擂台赛在马坪镇举行   马坪镇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供图


冬日农闲时分,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象州县马坪镇的群众三三两两聚集在镇上的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门前,你一句我一句,唱起了壮欢,悠扬的歌声引人驻足聆听。壮欢作为壮族人民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歌唱形式,千百年来,在象州县境内的壮民族之间根深蒂固,唱“欢”的习惯代代相传,经久不衰。

总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马坪镇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是远近闻名的“大场所”,中心文体娱乐功能齐全,拥有戏台、排练室、娱乐室、壮欢展示厅、图书阅览室等功能室。壮欢文艺宣讲团、农村实践站志愿服务队经常在此开展宣讲和文艺培训活动,是当地百姓学习、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马坪镇是一个文化底蕴浓厚的壮族乡镇,“马坪壮欢”于2010年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马坪镇也被评为“广西壮欢之乡”。近年来,马坪镇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依托当地壮欢文化,积极推动壮欢的传承和发展,促进了马坪镇农文旅融合,以千年古韵赋能乡村振兴。

天下壮欢出马坪。“通过保护和传承好壮欢这一富有地域特色的文艺品牌,让特色文艺温暖民心,有力推动了马坪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马坪镇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任黄靖华说,马坪壮欢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做好壮欢的保护传承工作是公共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

白天干农活,晚上练壮欢。这是马坪镇大佃村村民覃文静和大多数村民的生活写照。自从在大佃村设立“壮欢歌圩”示范点后,马坪镇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依托象州“文旅合伙人”志愿服务项目,引入壮欢传承人、象州县史志办、广西传统工艺孵化中心等社会力量,在大佃村面向村民开展壮欢非遗传承培训。同时还在村里建设壮欢广场,设立壮欢歌圩,打造壮欢人文景观,举办壮欢文化旅游品牌活动,壮欢成为大佃村的金字招牌,吸引了大量省内外游客。

为了打造好“壮欢之乡”的品牌,马坪镇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积极挖掘壮欢资源,健全山歌传承队伍。2013年,马坪镇成立了广西象州马坪壮欢研究学会,吸引了广西歌王廖引帮等壮欢歌手加入。多年来持续组织开展壮欢传唱、广场舞、文艺舞蹈等方面的培训,年均培训20余场次。组织壮欢宣讲团,开展壮欢进村屯、进社区、进学校活动,助力壮欢山歌代代相传。如今,马坪镇共有歌圩17个,在马坪中学、马坪龙兴小学均设立了壮欢传承基地。壮欢研究学会登记注册的会员有360多人,分散在各乡镇村屯的民间歌手数以千计,爱好壮欢山歌的民众有数万人。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深入,马坪镇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每年利用“三月三”“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组织开展文艺联欢晚会50余场,以壮欢、民族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民族文化精髓。今年“三月三”期间,广西第九届壮欢山歌擂台赛暨“八桂民俗盛典·壮族三月三”民谣歌会活动在马坪镇龙头村举行。来自贵州、湖南及广西各地的壮、瑶、苗、布依、仫佬、毛南等少数民族的近百名山歌爱好者汇聚一堂,古老壮欢和现代民谣激情上演,观美景、赏民俗、看非遗、听民谣、享美食……让参赛选手和现场的各族群众都真切感受到了马坪文化繁荣兴盛、乡村振兴发展的成果。



2023年12月9日《中国文化报》

第2版刊发特别报道

《“马坪壮欢”:千年古韵有新声》

↓ ↓ ↓ ↓ ↓ ↓ ↓ ↓ ↓


责编:陈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