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精做细文旅融合大文章

中国文化传媒网    2024-06-07

5月,全国文化和旅游行业持续繁荣发展,媒体报道量(包括各级各类报纸数字版、新闻网站、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视频网站等综合来源)大幅提升。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中传云”大数据平台数据显示,5月文化和旅游相关报道量环比增长2.5%。

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的重要指示引发热烈反响。5月17日,全国旅游发展大会召开,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关于旅游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在广大文旅工作者中引发热烈反响。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相关信息总量为3.89万条,阅读量达7828.38万,曝光量达50.39亿。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以致信、致辞、回信等多种方式,关心关怀中美旅游合作、中俄文化交流、长城文化守护传承等工作,让广大文旅工作者在备受鼓舞的同时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文旅融合这篇大文章,书写得越来越精彩。5月,多家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刊发多篇报道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旅游业加速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文旅融合这篇大文章,书写得越来越精彩。一是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从2012年至今,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0.6%,2019年总收入达6.63万亿元,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4.5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56%。二是旅游产品供给更加丰富。各类旅游资源潜力持续释放,旅游景区数量不断增加,类型更加多样化。全国已建成A级旅游景区1.57万家,其中包括国家5A级旅游景区339家,成为满足大众观光游览、休闲体验的重要目的地。三是旅游业文化品质持续提升。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不断推动旅游景区活化利用文化资源,丰富文化的创新展示和当代表达,传统文化类景区由2013年的2230个增加到2022年的近4000个;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建成全面反映4个历史时期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300家。四是绿色旅游效能有效发挥。全国各地探索发展“集约资源、保护环境、节能低碳、主客共享”的绿色旅游,推动建立厉行节约、适度消费的旅游服务体系,营造绿色健康的旅游消费习惯,绿色旅游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载体。

“五一”文旅市场持续火热,消费活力不断激发。“五一”期间,文旅市场热度持续走高。一是“五一”假期文旅市场大幅增长。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国内旅游出游2.95亿人次,同比增长7.6%,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28.2%;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668.9亿元,同比增长12.7%,较2019年同期增长13.5%。二是文化和旅游融合成为假日供给和消费主流。假日期间,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继续免费开放,积极组织开展“村晚”、广场舞、群众歌咏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因地制宜做好假日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数据显示,全国热门博物馆、古城古镇类景区的热度同比增长超4倍。三是演出市场活力旺盛,演出品类多、场次多、观演活跃。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3.44万场,同比增长10.66%;票房收入20.84亿元,同比增长37.17%;观众人数1026.73万,同比增长18.63%。四是旅游目的地下沉化趋势明显,“县域文旅热”成为国内旅游市场新特点。“五一”假期,更具性价比的小城市、县域旅游因“反向游”“捡漏游”而强劲增长。数据显示,四线及以下城市旅游预订订单增幅明显高于一线、二线城市。五是乡村旅游成为更多人的新选择。全国乡村旅游数据监测中心显示,“五一”假期,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次1.72亿,乡村旅游总收入518.17亿元,分别同比增加8.9%和12.3%。六是夜间旅游点燃夏日经济。各地以科技赋能不断推出夜间旅游新玩法,山西太原、浙江湖州、江西南昌、辽宁大连、河北石家庄等全国多地夜间旅游订单增速较高,部分城市同比增长超30倍。七是入出境旅游延续强劲恢复势头。随着航线恢复、入境便利化措施的落地以及互免签证国家数量的增多,入出境旅游快速恢复。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入出境游客合计达367.2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177.5万人次,出境游客189.7万人次。

延长12国来华免签、来华邮轮旅游团免签入境、文化和旅游领域设备更新相关政策引发行业热议。5月,为进一步促进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延长对法国、德国、意大利等12个国家免签政策至2025年底。同时,5月15日起,我国在沿海省份全面实施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免签政策。对此,业界认为,随着利好政策的延续,入境游市场将迎来持续复苏,邮轮入境旅游也有望成为我国入境旅游恢复性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此外,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印发的《推动文化和旅游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提出,要提升智慧旅游基础设施,用好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推动旅游应急指挥中心、智能闸机、景区智慧屏、票务系统、电子讲解等进行改造升级,提升文旅行业服务水平和接待能力。业界认为,此举有效将品质与服务提升做实、做细、做优,使文化和旅游环境更舒适、更安全、更便利,让人民群众切实可感可知,促进文旅事业更好服务社会发展。

山东推行旅游先行赔付制度、安徽部分景区“轮休”景点引发网友点赞。5月,山东省印发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提出推行旅游先行赔付制度,构建维权快速处置工作机制,引发网友关注。此前,海南省三亚市也推出了诚信商家旅游消费投诉先行赔付制度,目前已成为简明快捷调解旅游消费纠纷的重要途径。网友认为,先行赔付表明了切实维护旅游消费者权益的决心和诚意,也是旅游服务模式创新的重要举措,希望更多有条件的地方都推出类似措施。此前封闭“轮休”了5年半的黄山天都峰在5月20日恢复开放,而安徽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村于5月至8月期间封闭部分游览线路,让村里的枫杨林“轮休”。网友认为,景区“轮休”景点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探索,呼吁更多景区能够合理借鉴经验,有效平衡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关系。


责编: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