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之夏”绽放青岛

中国文化传媒网    2024-07-16

近日,“2024—2025上合组织旅游和文化之都”活动启动仪式在山东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举行。部分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国家驻华使节、艺术家代表、青年代表,以及山东省和青岛市有关部门负责人等近300人出席

“上合组织旅游和文化之都”机制是上合组织框架下人文领域主要合作项目之一,旨在发掘各个城市和地区的巨大旅游潜能,推广上合组织人民和成员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自2022年以来,上合组织每年选出一个城市设立为“上合组织旅游和文化之都”。在今年7月4日举行的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成员国领导人签署并发表《阿斯塔纳宣言》,宣布青岛成为“2024—2025上合组织旅游和文化之都”,赋予青岛更好服务上合组织国家人文交流的新使命。

启动仪式上,青岛作为“2024—2025上合组织旅游和文化之都”正式揭牌。同时,2024“上合之夏”活动季、上合组织国家艺术家采风活动同步启动;上合组织国家联合出版项目成功签约,年内将聚焦跨文化对话、旅游推广、出版发行、青年交流、媒体合作、文化遗产等领域,在青岛和部分上合组织国家城市开展20多类近100场特色活动

7月12日,2024“上合之夏”舞蹈展演周开幕式在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开幕式上,激昂的胶州吹打乐演奏拉开演出序幕,胶州吹打乐团带来《欢欣鼓舞迎客来》,独特的韵律和高亢的情感相互交融,为晚会营造出欢腾热烈的开场氛围;山东三大秧歌和东北秧歌相继亮相;青岛市茂腔剧团带来的胶州秧歌《棒花飞舞扇飞扬》以其灵动飘逸的舞姿、欢快热烈的节奏,展现胶州秧歌“三弯九动十八态”的艺术魅力;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舞蹈学院呈现的鼓子秧歌《唢呐》,通过“文场”与“武场”动静结合的演绎形式,讲述了坚守唢呐艺术的老艺人在岁月中传递的祖辈深情;烟台市文化艺术中心歌舞剧院表演的海阳秧歌《货郎小小俊翠花》,以歌、舞、戏相结合的形式,生动描绘了市井场景,传递对幸福生活的热切向往;长春人文学院的东北秧歌《冰凌花》,以热烈、火爆、诙谐的表演特色,诠释了东北人民在白山黑水间孕育出的坚韧与乐观精神……

近年来,青岛加快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简称“上合示范区”),同上合组织国家有关城市的文旅交流取得了明显成效。作为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的重要成果,上合示范区自启动建设以来,融入“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以国际物流、现代贸易、双向投资合作、商旅文交流发展“四个中心”和上合组织经贸学院为支撑和载体,突出公共产品属性,放大示范带动效应,勇当平台搭建者、资源链接者、方案提供者,正逐步建设成为上合组织国家之间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文化元素集中展示区、经贸资源要素交汇区和重大活动承载区。

当地于2021年至2023年连续举办“上合之夏”系列活动,打造融合国际交流、媒体合作、文化艺术、旅游休闲、体育赛事、展示展销等多元要素的文旅品牌,“上合之夏”系列活动已成为上合组织成员国文化部长会议重要倡议和上合示范区推进商旅文融合发展的标志性项目,累计参与人数达30万,逐渐成为上合组织国家间人文交流、互学互鉴、增进友谊的新平台。

2024“上合之夏”活动季于6月至9月举行,以上合示范区为中心,辐射青岛全域,并在哈萨克斯坦、斯里兰卡等国家相关城市举办国际活动活动季以“上合文旅之都,拥抱合美世界”为主题,融合青岛城市特色开展系列活动,形成多方推动、亮点轮动的夏季文旅图景,显示青岛作为滨海度假旅游城市的优势。活动季共五大板块,围绕“上合组织旅游和文化之都”,涵盖旅游休闲、文化出版、雕塑创作、舞蹈展演、国际交流、体育赛事、展示展销等诸多活动类型。

山东省副省长邓云锋表示,青岛成为中国首个“上合组织旅游和文化之都”,体现了青岛、山东在国家对外开放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山东将以启动“2024—2025上合组织旅游和文化之都”为新契机,积极支持青岛做实、做好、做美、做响上合示范区,帮扶青岛打造上合组织国家文化传播、旅游推广等平台,持续塑优旅游环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助力谱写上合组织国家交流合作的新篇章。

稿件来源:中国文化报


责编:宋涵